施普林格·自然旗下機構最新發布的《自然》增刊“2025自然指數—科研城市”顯示,杭州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實現歷史性突破,首次躋身全球前十行列。此次排名中,中國城市表現尤為亮眼,共有六座城市進入全球十強,較上一年新增一席,占據榜單半數以上位置。
根據自然指數的統計規則,該指數通過追蹤145種權威自然科學與健康科學期刊的論文發表情況,綜合評估全球科研機構及城市的學術貢獻。最新發布的增刊重點分析了2024年全球主要城市在高質量科研產出方面的動態變化,其中北京、上海繼續保持前兩位,紐約都市圈和波士頓都市圈分列第三、四位,南京、廣州、舊金山灣區、武漢、巴爾的摩—華盛頓緊隨其后,杭州則以顯著進步躍居第十。
對比2023年數據,中國多座城市排名實現躍升:廣州從第八位升至第六,武漢前進一位至第八,杭州更是從第十三位直接闖入前十。這種集體進步的態勢,反映出中國城市在科研創新領域的持續發力。具體到學科領域,杭州在化學領域表現突出,排名全球第七;地球與環境科學領域位列第八;物理科學與生物科學均排名第十二;健康科學領域雖相對薄弱,但也取得了全球第二十五位的成績。
杭州的科研崛起并非偶然。近年來,這座城市圍繞數字經濟、生命健康、高端裝備等五大產業生態圈,構建了系統化的創新體系。在基礎研究支持機制方面,杭州率先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形成國家、省、市三級基金協同投入模式,2024年全市研發投入強度達3.90%,研發經費總量突破850億元,同比增長8.3%。這種持續加碼的科研投入,為原始創新能力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杭州通過強化重大科創平臺的績效評估,推動科研資源向高效率方向集聚。這種以效果為導向的管理機制,既保證了科研產出的質量,也提升了創新要素的配置效率。隨著國省市自然科學基金體系的不斷完善,杭州正逐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研生態,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創新活力之城提供持續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