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德時代聯合創始股東宣布了一項引人關注的減持計劃,擬通過詢價轉讓方式出售約占總股本1%的股份。此次轉讓價格下限設定為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股價均價的70%,最終確定的詢價轉讓價格為376.12元/股,較11月17日收盤價僅折價3.8%。此次轉讓吸引了16家機構投資者參與,顯示出市場對這家新能源龍頭企業的持續看好。
盡管減持消息公布后寧德時代股價一度出現波動,但全天跌幅從早盤的5.35%收窄至3.30%。市場分析認為,較高的詢價轉讓價格和眾多機構投資者的參與,表明寧德時代的股價承接能力依然強勁,市場購買需求未受明顯影響。與直接在二級市場減持不同,詢價轉讓方式通過市場化機制引入戰略投資者,對二級市場股價的沖擊相對較小。
詢價轉讓作為一種新興的減持方式,近年來在A股市場迅速普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13日,已有128家上市公司發布了139次詢價股份轉讓計劃,涉及金額接近600億元。自2020年以來,詢價轉讓的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逐漸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的主要渠道之一。
詢價轉讓的規則設計旨在最大程度保護二級市場投資者利益。根據規定,單次轉讓比例不得低于總股本的1%,轉讓價格下限為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均價的70%,且受讓方需承諾鎖定6個月。這些條款有效降低了大額減持對股價的沖擊,特別是6個月的鎖定期要求,有助于防范利益輸送等不當行為。與大宗交易相比,詢價轉讓的強制鎖定要求使其對股價的影響更為溫和。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詢價轉讓不僅是一種減持手段,更是優化股東結構的重要途徑。通過設定一定的折價率,公司可以引入長期戰略投資者,改善治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詢價轉讓僅限合格機構投資者參與,個人投資者無法直接參與,這有助于吸引更注重企業長期價值的投資者,而非短期價格波動者。
隨著詢價轉讓規模的擴大,其市場影響也在逐步顯現。雖然單次轉讓對股價的直接沖擊有限,但大規模的詢價轉讓可能對市場心理層面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在牛市環境中,優質上市公司即使在高位進行詢價轉讓,仍能吸引機構投資者接盤;而普通公司若選擇高位轉讓,則可能面臨受讓方不足的困境。這種差異使得詢價轉讓更有利于優質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實現減持需求。
寧德時代此次詢價轉讓的定價高于市場預期,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其發展前景的持續看好。隨著受讓方確定,市場關注點已轉向六個月后的鎖定期結束。屆時機構投資者是否會大規模拋售,仍存在不確定性。盡管詢價轉讓規則相比其他減持方式更為成熟,但對受讓方后續減持行為的監管仍需加強,相關配套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保護普通投資者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