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縣,這座曾以“地瓜縣”聞名的農業縣,如今已蛻變為全國百強縣。達利食品創始人許世輝正是從這里起步,用三十余年時間將一家鄉鎮蜜餞廠發展為年營收超兩百億元的食品巨頭。隨著中國消費市場進入深度變革期,這家老牌企業正面臨新的挑戰,而接棒者許陽陽的使命,是將企業推向下一個發展階段。
許世輝的創業史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1989年,他租下惠安縣一間廠房,創辦美利食品廠并引進首條餅干生產線。當時國內食品多以散裝形式銷售,達利率先采用精美包裝策略,產品迅速打開福建、廣東等沿海市場。真正讓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是2002年推出的達利園派系列產品。這款產品精準復制了好麗友派的成功模式,通過低價策略和大規模廣告投放,僅用兩年時間就占據市場重要份額。代言人許晴那句“團團圓圓,達利園”的廣告語,至今仍被消費者熟知。
這種“跟隨+改良”的產品開發模式,后來成為達利的核心戰略。可比克薯片簽約周杰倫、好吃點餅干綁定“小燕子”形象、和其正涼茶啟用陳道明代言,每個新品都瞄準市場頭部品牌進行差異化競爭。這種策略幫助達利在休閑食品、飲料等多個領域培育出多個年銷售額超十億元的品牌,構建起龐大的產品矩陣。2015年,企業成功登陸港交所,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港元,許世輝家族也因此多次登頂福建首富榜。
但市場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財報顯示,達利食品營收在2021年達到222.94億元峰值后開始下滑,2022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下降10.5%和19.7%。盡管公司自2023年私有化退市后不再公開財務數據,但福建省民營企業百強榜單顯示,其2023年營收已降至188.6億元,2024年進一步下滑至180.7億元。傳統渠道增長乏力、年輕消費群體偏好轉移、新興品牌沖擊等因素,正考驗著這家老牌企業的轉型能力。
在這個關鍵節點,42歲的許陽陽正式接過經營重任。作為許世輝的獨女,她擁有廈門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背景和英國留學經歷,2008年進入家族企業后從基層做起,歷經生產、研發、市場等多個部門鍛煉。2015年主導公司港股上市,2017年推出植物蛋白飲品“豆本豆”開辟新賽道,2023年規劃并執行出海戰略,在東南亞和沙特建成四大生產基地。這些經歷為她積累了跨領域管理經驗,也展現了其戰略眼光。
與父輩創業時的市場環境不同,當前消費市場呈現出明顯分化特征。Z世代消費者更注重產品健康屬性、品牌文化內涵和消費體驗,電商直播、社區團購等新渠道正在重塑行業格局。達利食品過去依賴的“農村包圍城市”策略和大規模廣告投放模式,在新的競爭環境下效果逐漸減弱。如何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培育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產品線,成為許陽陽必須解決的課題。
這位新掌門人已展現出改革決心。在內部管理上,她推動數字化改造提升運營效率;在產品創新方面,加大健康食品研發投入;在渠道拓展上,積極布局新零售場景。其海外布局也初見成效,東南亞市場已成為新的增長極。但要實現真正的轉型突破,仍需在品牌年輕化、產品差異化、渠道多元化等方面持續發力。正如她此前所言:“父輩完成了從0到1的創業,我們要推動企業實現從1到N的質變。”這場變革的成效,將決定達利食品能否在新消費浪潮中續寫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