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科技盛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發表了題為《效果涌現》的深度演講,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AI)技術對產業生態的重塑作用及其未來發展方向。他指出,AI正從單一技術工具轉變為驅動企業與個人發展的核心動力,其產業結構正經歷從“正金字塔”到“倒金字塔”的深刻變革。
李彥宏分析稱,傳統AI產業價值分配呈現“正金字塔”結構,底層芯片占據絕大部分收益,而模型與應用層的價值貢獻呈數量級遞減。這種模式導致產業生態失衡,因為芯片本身不直接創造價值,真正驅動經濟的是應用場景的落地。他提出,健康的產業生態應呈現“倒金字塔”形態:模型價值需達到芯片的10倍,應用層則需創造100倍價值,形成從技術到場景的價值放大鏈。
針對企業如何將AI轉化為原生能力,李彥宏提出三大關鍵方向:一是替代重復性勞動,例如輔助編程工具可顯著提升開發效率;二是實現生產力無限供給,如AIGC技術已使搜索結果中70%的內容由AI生成,大幅拓展內容創作邊界;三是突破人類認知局限,通過海量數據訓練的模型能發現未知規律,在交通調度、能源管道布局等復雜場景中找出全局最優解。
數字人技術被李彥宏定義為AI時代的通用交互界面。這種多模態產品形態不僅使人機對話更自然,更能深度嵌入電商、教育、醫療等領域,覆蓋客服、銷售等全場景交互需求。他預測,隨著技術成熟,數字人將重構人機協作模式,推動社會進入“深度參與”的新階段。
在搜索領域,百度已完成全球最徹底的AI化改造。通過重構搜索結果頁,將傳統文字鏈接升級為圖片、視頻、直播等富媒體形式,首條結果富媒體覆蓋率達70%。這種變革不僅提升了信息獲取效率,更創造了“所見即所得”的交互體驗,為全球搜索引擎行業樹立了新標桿。
無人駕駛技術正引發社會生態級變革。李彥宏引用第三方研究數據指出,到2030年美國robotaxi成本將降至每英里0.25美元,打車需求可能增長5至7倍。他強調,當出行成本足夠低時,無人車將演變為移動生活空間,催生餐飲、娛樂、辦公等新場景,徹底改變城市運行邏輯。
大會現場發布的智能體“伐謀”引發關注。該技術通過模擬生物進化過程,可在交通調度、能源規劃、金融風控等復雜系統中快速找到全局最優解。李彥宏以港口運營為例:系統能在20余個岸橋、80余艘船舶和5萬個集裝箱的動態環境中,實時生成最優作業方案,效率遠超傳統人工調度。
演講尾聲,李彥宏呼吁各界主動擁抱AI變革:“我們需要將實際問題轉化為AI可解的數學模型,讓技術真正服務于產業升級。”他指出,只有當AI成為原生能力而非附加工具時,才能引發全面的生產力革命,將智能紅利轉化為社會發展的持久動力。這場由技術驅動的變革,正在重新定義人類與機器的協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