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領域迎來新突破:由知名學者李飛飛創立的初創企業World Labs近日推出首款商業化世界模型平臺Marble,該產品可將文本、圖像及三維布局轉化為可編輯的沉浸式數字場景,標志著生成式世界模型正式進入實用階段。
這款基于AI的創作工具采用"結構-風格分離"技術架構,用戶通過混合3D編輯器勾勒基礎空間框架后,系統能自動填充材質紋理與光影效果。其核心創新在于將三維建模過程拆解為"草圖繪制"與"智能渲染"兩個階段,類似網頁開發中HTML與CSS的分工協作模式,這種被命名為"Chisel"的工作流程顯著提升了創作效率。
平臺支持多模態輸入與輸出,用戶既可上傳照片視頻生成數字孿生場景,也能在現有模型基礎上進行空間擴展。針對復雜項目設計的"作曲家模式"允許將多個獨立場景無縫拼接,生成連貫的虛擬世界。產品采用免費增值模式,基礎功能開放使用,高級導出格式(如網格模型、高斯濺射格式)需訂閱解鎖。
相較于谷歌Genie等仍處于研究階段的項目,Marble已實現完整的創作閉環。其混合編輯器不僅提供AI輔助生成,更保留了精細調整參數的接口。聯合創始人賈斯汀·約翰遜強調:"技術應服務于創作者而非取代人類,我們致力于在自動化與控制權之間取得平衡,就像自動駕駛需要保留手動操控選項。"
作為ImageNet數據集發起人,李飛飛將該產品視為通向"空間智能"的里程碑。她指出,現有語言模型賦予機器文本處理能力,而世界模型將教會AI理解三維空間中的物體關系與物理規律。這種能力有望推動機器人導航、虛擬制片、醫學模擬等領域的革新,為通用人工智能發展奠定基礎。
目前該平臺已開放網頁端訪問,支持游戲開發、影視制作、VR內容創作等場景應用。用戶反饋顯示,其生成效率較傳統3D建模工具提升數倍,特別適合需要快速迭代的概念設計階段。隨著空間計算設備的普及,這類生成式工具或將重塑數字內容產業的生產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