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拋出了一項震撼業界的計劃——為滿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發展需求,特斯拉或將打造一座“巨型芯片工廠”。這一構想源于他對未來技術爆發式增長的預判: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有望推動全球經濟規模提升10至100倍,而支撐這一愿景的核心是海量高性能芯片。
股東們對馬斯克的戰略藍圖投下信任票,當天表決通過了其未來十年價值1萬億美元的薪酬方案。這一決策標志著特斯拉正式從電動汽車制造商向“人工智能+機器人”科技巨頭轉型邁出關鍵一步。馬斯克強調,當前芯片供應已難以匹配技術迭代速度,“即使供應商開足馬力,產能仍存在巨大缺口”。
特斯拉的芯片布局已進入實戰階段。正在研發的第五代AI5芯片將作為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其制造任務由臺積電與三星共同承擔。根據規劃,AI5將于明年啟動小批量生產,2027年實現大規模供貨。更引人注目的是,今年7月特斯拉與三星簽署的22萬億韓元(約合1076億元人民幣)代工協議,將聚焦生產專為全自動駕駛系統、機器人及數據中心設計的“AI6”芯片。
面對指數級增長的芯片需求,馬斯克提出“特斯拉超級晶圓廠”(Tesla Terafab)概念。這座擬建工廠的規模將超越傳統千兆晶圓廠,首期目標實現月產10萬片晶圓,最終產能沖刺100萬片。在合作模式上,馬斯克透露正與英特爾等半導體巨頭探討技術協作可能。
行業分析師指出,特斯拉的垂直整合戰略正在打破汽車產業邊界。從電池到芯片,從自動駕駛到人形機器人,這家公司正以“技術全棧”模式重構產業生態。而芯片工廠的落地,或將引發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的深度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