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基站大規模建設與6G研發加速推進的雙重推動下,濾波器作為通信、新能源等領域的核心器件,正迎來技術升級與國產替代的關鍵機遇期。然而,全球濾波器市場格局高度集中,博通、Qorvo、村田等國際巨頭占據超90%的高端市場份額,國內三十余家企業僅能爭奪不足5%的低端市場,面臨產能過剩、價格倒掛、普遍虧損等困境。與此同時,Skyworks與Qorvo的合并計劃進一步加劇了行業整合預期,海外企業通過資源優化應對消費電子領域利潤下滑的挑戰,而國內企業則需在技術突破與市場拓展中尋找破局之道。
天通瑞宏科技作為國內濾波器領域的領軍企業,憑借全產業鏈協同優勢與顛覆性創新,在行業變局中嶄露頭角。公司董事長沈瞿歡在“第四屆射頻濾波器創新技術大會”期間接受專訪時表示,海外企業的合并本質是商業邏輯驅動下的資源整合,而國內市場正迎來國產替代的“窗口期”。他指出,過去國內終端廠商優先選擇海外供應商,但隨著海外企業產能利用率下降(如村田濾波器產能利用率僅60%-70%),國內企業已逐步填補中高端市場空白。天通瑞宏通過優化材料與工藝、降低生產成本,成功進入多家頭部終端廠商供應鏈,并在部分領域成為國內唯一通過重點客戶認證的濾波器供應商。
面對行業“小而散”的競爭格局,天通瑞宏選擇差異化發展路徑。在技術層面,公司緊盯海外企業降本動向,針對性優化材料與工藝,例如通過改進襯底材料摻雜工藝和PET封裝耐高溫性能,實現10瓦大功率SAW濾波器的量產突破,成為國內首家滿足基站、衛星等高功率場景需求的企業。在市場層面,公司避開消費電子紅海競爭,重點布局航天、基站、低軌衛星等高端領域,其低軌衛星濾波器已實現發射應用并獲得重復訂單,同時與海外航天企業推進合作。公司還創新性地開發出基于SAW技術的AI時鐘芯片,替代傳統石英晶振,大幅改善頻率穩定性與精度,為AI服務器、光模塊等新興市場提供核心器件支持。
天通瑞宏的競爭優勢源于其全產業鏈協同模式。公司依托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構建了覆蓋材料、研發、制造、封裝的完整產業鏈。在材料領域,公司通過“應用端定義技術”的閉環研發體系,反向定義材料特性,例如為滿足大帶寬需求研發16度切向LN晶體,為10瓦大功率濾波器優化襯底摻雜工藝。在研發環節,公司自主搭建的仿真平臺將迭代周期從72小時縮短至3小時,實測與仿真吻合度達行業領先水平。制造環節則采用DUV光刻技術與“二次拋光”工藝,將產品不良率控制在12ppm以下,遠低于國內同行水平。封裝方面,公司提供超薄封裝、多形式集成封裝等定制化服務,滿足客戶對產品小型化、集成化的需求。
沈翿歡強調,團隊凝聚力是天通瑞宏的核心優勢。公司通過股權設計、績效獎勵等方式共享發展成果,賦予研發團隊充分的技術決策自主權,并倡導“善于折騰”的創新文化。這種文化推動團隊不斷挑戰技術邊界,例如將傳統SAW濾波器功率從2瓦提升至10瓦,拓展至航天、基站等高端領域。目前,公司已建成國內最全的濾波器產品線,覆蓋Normal SAW、TC-SAW、TF-SAW三條技術路線,工作頻率覆蓋200MHz至5500MHz,全系列雙工器、多工器及模組已實現海量出貨,有力推動高端濾波器國產化替代進程。
面對行業盈利壓力與研發投入的矛盾,天通瑞宏制定了三大應對策略:一是通過材料自主化、工藝優化與產品集成化降低成本,提升單顆產品附加值;二是在消費電子領域精耕細作的同時,重點開拓航天、AI服務器、基站等高價值領域;三是布局海外市場,擬在日本或東南亞建設設施,規避關稅與技術限制風險。公司通過與電子科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合作完善仿真設計平臺,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享資源,加速技術成果轉化。沈瞿歡表示,濾波器行業的競爭是“持久戰”,天通瑞宏將以技術驅動與客戶導向為理念,持續突破應用邊界,為國內產業崛起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