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諾貝爾獎公布時,除了獲獎名單引發關注,獲獎者的畫像同樣成為焦點。這些畫像并非簡單的藝術創作,背后還有一段因“意外”而生的特別故事。
2012年,諾貝爾獎視覺設計迎來新的負責人——瑞典藝術家尼克拉斯·埃爾梅赫德。當他接手這項工作時,卻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找不到獲獎者的照片。由于諾貝爾獎評選過程高度保密,在獎項正式公布前,既不能提前聯系獲獎者本人,也無法通過正常渠道購買照片版權,否則可能引發泄密風險。
面對時間緊迫的局面,尼克拉斯決定親自為獲獎者繪制畫像。這一臨時舉措,卻意外地收獲了全球的矚目。那一年,通過畫像公布獲獎者的方式,不僅解決了燃眉之急,更成為諾貝爾獎的一大創新亮點。此后,這一做法被延續下來,逐漸演變為諾貝爾獎的傳統。
尼克拉斯的繪畫風格獨具特色,兼具簡潔與現代感。他筆下的科學家形象,既保持了視覺上的統一性,又融入了藝術的人文溫度。與傳統印象中嚴肅的科研面孔不同,這些畫像中的科學家神采奕奕,仿佛在訴說著各自的故事。
作為這一傳統的締造者,尼克拉斯擁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在諾貝爾獎評委之外,他是最早知曉獲獎者名單的人之一。然而,這份“特權”也伴隨著巨大的壓力——他必須嚴格保密,直到獎項公布的最后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