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商超正以全新姿態重塑行業格局,其中物美集團的轉型動作尤為引人注目。這家深耕零售領域多年的龍頭企業,近期通過AI新質零售與硬折扣雙輪驅動戰略,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轉型答卷。10月22日,北京四大城區及河北地區的五家門店同步完成智能化改造,標志著其戰略布局進入加速階段。自今年3月首推"學習胖東來"模式以來,物美已在全國范圍內完成43家門店的AI升級,并新增8家硬折扣門店,形成差異化競爭矩陣。
在10月23日舉辦的供應商大會上,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系統闡釋了轉型邏輯:"AI新質零售與硬折扣戰略,源自對消費趨勢的深度研判,更是經過實踐驗證的成功路徑。"他特別強調,AI技術已成為零售業的基礎設施,物美通過數字化重構供應鏈,在保證19%低毛利率的同時,將商品選擇范圍擴大30%,實現"質優價美"的精準供給。這種變革在學清路旗艦店得到充分驗證——改造后門店日均線下銷售額激增2.5倍,烘焙類商品銷量增長近5倍,熟食區更是達到17倍的爆發式增長。
物美的轉型戰略呈現鮮明特色:AI新質零售門店通過智能選品系統,將傳統超市的SKU縮減40%,但覆蓋品類增加25%,形成"少而精"的商品結構;硬折扣門店則采取極端精簡策略,SKU數量較傳統門店減少超90%,僅保留高頻剛需商品。物美超值首席顧問陸博洋解釋:"我們剔除所有非必要成本,但絕不在品質上妥協,要讓消費者實現'閉眼買'的放心體驗。"這種策略在7月25日首批6家硬折扣店開業時即獲市場認可,8月22日新增的2家門店使北京地區硬折扣網絡增至8家,預計4周內將突破10家。
全渠道融合成為另一大戰略支點。物美早在10年前就通過多點APP布局O2O業務,如今更將線上服務深度嵌入改造后的門店。10月22日煥新的五家門店同步開通線上渠道,提供與線下同質同價的商品選擇。超市CEO喬紅兵透露,公司正通過"店倉一體"改造提升履約效率,目標是將配送服務標準化至餐飲行業水平,確保30分鐘達的時效性與安全性。目前線上商品清單已完成首輪優化,重點增加生鮮及日用品類目。
在擴張節奏上,物美展現出理性克制。首席顧問Patrick Kaudewitz明確表示:"全球頂尖硬折扣企業的門店規模多達數千家,但我們將采取漸進式發展,重點打磨單店運營質量。"這種理念在數據上得到體現:改造門店日均客流量提升50%-300%,但公司更關注顧客復購率與NPS值(凈推薦值)。按照規劃,到12月完成改造的門店將突破100家,形成覆蓋華北地區的智能零售網絡。
這場轉型背后是深刻的商業邏輯重構。張文中指出,物美正在實施涵蓋品類管理、現制加工、服務標準等六大維度的系統性革新。通過AI算法實現的動態定價系統,使價格調整頻率提升3倍;中央廚房改造使鮮食損耗率下降18%;會員體系升級后,高頻用戶消費頻次增加40%。這些改變共同構建起差異化競爭力,使這家老牌商超在零售新周期中占據有利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