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質領航、央地協同、鏈動氫能、共鏈共建”為主題的中國中車現代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大會在長春舉行。這場行業盛會不僅展示了氫能領域的最新成果,更釋放出吉林在新能源賽道上加速奔跑的強烈信號。
作為產業鏈“鏈長”,中國中車在氫能軌道交通領域的布局引人注目。從全國首列氫能文旅列車“氫春號”的下線,到時速160公里的氫能源全自動市域列車亮相,再到氫能源機車等系列新品的推出,中車正以技術同源、產業共鏈的方式,從傳統軌道交通巨頭向綠色能源裝備領軍者轉型,構建起“雙賽道雙集群”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大會選址吉林絕非偶然。這座承載著東北振興與能源轉型雙重使命的城市,發布的《美麗吉林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與中車的氫能產業鏈戰略高度契合。作為“生在長春,長在吉林”的央地合作典范,中車長客已成為吉林制造業的金字招牌。目前,中車在吉林已匯聚近1300家合作伙伴,年均直接采購金額超200億元,形成了從長春“產品+”模式到松原清潔能源裝備集群的龐大區域產業網絡。
共鏈行動的核心在于“融通”。大會現場,吉林省與中國中車簽署了《氫能產業鏈合作協議》,并組建了“吉林省氫能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同時發布的產業鏈“白名單”涵蓋45家民營企業、1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2家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企業,旨在打造開放共享、互利共贏的產業生態。
當日下午,科技創新自主化會議、應用場景供需對接會、產業鏈供應鏈建設會三場平行會議同步舉行。這些會議深度搭建了與產業鏈合作伙伴的溝通平臺,著力構建軌道交通裝備、清潔能源裝備與氫能產業鏈共鏈融通的良好生態,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關鍵路徑。
通過產業鏈的上下貫通和大中小企業融通,中車正以其龐大的供應鏈體系為支撐,引領氫能產業鏈在吉林聚合生長。從“復興號”動車組展現中國速度,到“氫春號”列車探索綠色未來,吉林的產業動能正在實現從“速度”到“綠度”的升級。
這場大會清晰展現出,吉林正抓住氫能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歷史機遇,通過央地協同、共鏈共建,將能源變革需求與大國重器的產業優勢深度融合,在氫能新賽道上搶占先機,為東北全面振興注入強勁而清新的“氫”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