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多部門近日發布《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到2027年底全國范圍內將累計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公共充電容量突破3億千瓦,可滿足超過80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這一目標較現有基礎設施規模實現翻倍增長,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提供關鍵支撐。
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3140萬輛,充電設施建設需求持續攀升。當前直流充電樁領域仍存在結構性短板,截至2055年5月統計,功率超過240kW的大功率直流樁占比僅8.5%。華泰證券分析師申建國指出,隨著快充技術普及,充電樁將加速從交流樁向直流樁轉型,大功率設備占比有望顯著提升,為產業鏈相關企業創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2025年全球虛擬現實產業領域將迎來重要盛會——世界VR產業大會定于10月19日至20日在南昌舉辦。本次大會聚焦AI眼鏡技術創新,已確認邀請華為、蘋果、阿里巴巴、小米、聯想等科技巨頭,以及XREAL、Rokid、雷鳥創新等AR眼鏡領軍企業參展。屆時將有上百家整機制造商及核心零部件供應商集中展示最新產品與應用場景。
國泰海通證券研究顯示,AI眼鏡正通過重構智能穿戴設備行業邏輯,推動市場進入爆發增長期。對標智能手機與傳統眼鏡年出貨量均超十億級的市場規模,AI眼鏡憑借輕量化設計、場景剛需化及消費級定價策略已獲市場驗證。meta的成功案例證明該技術路線的可行性,而華為、Rokid、小米等國內廠商通過鴻蒙生態整合、光波導技術突破及供應鏈優化,成功實現硬件成本下降,同步拓展企業級與消費級應用場景。
據行業預測,2025年中國AI眼鏡市場銷量將同比增長188%。生態協同(跨設備互聯)、技術迭代與成本優化三大驅動力,將推動AI眼鏡從單一功能設備向平臺型終端演進。隨著硬件性能提升與價格下探,該領域有望形成千億級市場規模,重現智能手機的發展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