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近日在“雙11”預熱活動中宣布,將聯合廣汽集團與寧德時代共同推出一款“國民好車”,引發市場對京東是否正式進軍造車領域的猜測。盡管外界普遍解讀為京東即將推出自有品牌汽車,但根據多方信息顯示,京東此次合作并不涉及整車制造環節,而是聚焦于汽車消費生態的整合與創新。
據京東官方及合作方披露,此次合作模式為三方資源互補:廣汽負責整車生產,寧德時代提供電池技術及換電服務,京東則整合用戶需求洞察、銷售渠道及售后服務資源。這種分工明確的方式,與京東此前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合作策略一脈相承——通過反向定制提升供應鏈效率,而非直接參與制造。
事實上,京東在汽車領域的布局早已有跡可循。2021年,其曾與天際汽車合作推出“京選好車”ME5 PLUS,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定制車型。彼時合作模式與當前類似:車企提供產品,京東負責線上營銷與渠道拓展。天眼查數據顯示,京東已申請注冊“京東汽車”“JD AUTO”等商標,覆蓋運輸工具、廣告銷售等多個類別,部分商標已獲批。
此次合作的具體車型為廣汽埃安UT換電版,預計基于寧德時代子公司時代電服與廣汽聯合開發的換電技術打造。今年4月,寧德時代曾在上海車展發布巧克力換電車型,并與廣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新車將于“雙11”期間在“寧德時代巧克力京東自營旗艦店”獨家銷售,形成從購車到用車的一站式服務閉環。
時代電服進一步解釋,三方合作旨在平衡外觀、安全、續航與價格四大核心需求,推動汽車產品全鏈條智能化升級。用戶除購買標準版車型外,還可定制車衣、裝配車品或選擇養護套餐,實現購車到用車的全周期覆蓋。這種模式與京東在智能手機領域的“聯合制造”經驗高度相似——通過渠道優勢反向定制產品,提升消費體驗。
廣汽方面明確表示,京東未參與研發環節,也未計劃成立合資公司,其角色集中于銷售與售后服務。京東汽車已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網絡,包括近3000家養車門店、超4萬家合作門店及自營貼膜工廠等,為“國民好車”提供落地支持。
然而,京東的跨界嘗試仍面臨挑戰。汽車作為高價值耐用消費品,安全與品質是底線。行業分析師指出,京東需證明其數據驅動的消費洞察不會削弱工程嚴謹性,電商效率也不能犧牲制造標準。如何與廣汽、寧德時代建立長期共贏的協作機制,避免多方利益博弈,將是項目成功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選擇在“雙11”前夕釋放合作信息,時間節點頗具策略性。根據規劃,新車將于10月底啟動內測與大眾試駕,11月9日正式發布并開啟獨家銷售。這一安排恰好卡位電商大促流量高峰,從當前輿論熱度來看,京東已初步達到吸引市場關注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