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合伙人、集團總裁盧偉冰在最新業(yè)績電話會上透露,小米汽車本周有望順利達成全年35萬臺的交付目標。這一數據與財報披露的季度表現形成有力呼應,顯示其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已進入高速發(fā)展軌道。
根據財報數據,2025年第三季度小米汽車交付量突破10萬臺,前三季度累計交付量達26.3萬臺。值得關注的是,從第10萬臺到第30萬臺的交付周期僅用232天,較前10萬臺所需的230天實現產能翻倍。這種增長態(tài)勢在9月達到峰值,單月交付量達40023臺,10月繼續(xù)保持4萬臺以上的高位運行。
產能爬坡的顯著成效得到第三方機構印證。花旗銀行最新研報指出,按照當前每周超萬輛的交付速度測算,小米汽車全年出貨量可能接近40萬臺。這一預測基于其持續(xù)優(yōu)化的生產效率和供應鏈管理能力,特別是第三季度以來,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智能工廠通過技術改造,將總裝線效率提升了37%。
消費端反饋同樣積極。目前小米汽車訂單交付周期已縮短至28至38周,較年初的6個月周期大幅壓縮。市場分析認為,這既得益于產能釋放,也反映出供應鏈協(xié)同效應的增強。據內部人士透露,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率已提升至82%,有效規(guī)避了國際物流波動帶來的風險。
渠道建設方面,小米汽車正加速線下布局。截至10月底,全國門店數量達424家,覆蓋125個城市。11月計劃新增17家門店,并首次進入拉薩、西寧等8個西部城市。這種"核心城市深耕+新興市場滲透"的策略,使其成為新能源品牌中渠道下沉速度最快的車企之一。
行業(yè)觀察家指出,小米汽車正通過"智能生態(tài)+制造基因"的獨特路徑重塑行業(yè)格局。其手機業(yè)務積累的供應鏈管理經驗,與汽車產業(yè)特有的重資產特性形成互補,這種跨界融合模式或將成為智能電動汽車時代的重要范式。隨著年度交付目標臨近,市場正密切關注其能否創(chuàng)造新勢力車企的成長速度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