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舉辦的2025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主論壇上,一場關于碳基生命與硅基生命融合的科技盛宴拉開帷幕。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在論壇中指出,隨著傳感器、處理器等硬件技術的突破,以智能計算為核心的硅基生命正迎來群體性發展階段,這種技術變革正在重塑人類文明的發展范式。
大會展區成為驗證這一趨勢的實踐場。在無人餐廳場景中,服務機器人組成的協作團隊引發關注:跑堂機器人精準傳遞餐品,茶藝機器人完成復雜沖泡動作,冰柜管理機器人自主存取物品,包子蒸制機器人嚴格把控火候。所有設備的工作狀態實時顯示在數字面板上,形成自主調度系統,展現了從單機智能到群體協作的技術跨越。
獨立展區集中展示了多家企業的創新成果。智元機器人推出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遠征A2擔任展區導覽員,靈犀X2通過自研商演解決方案實現高難度動作表演,精靈G1機器人則在工業分揀場景中持續采集真實數據,為具身智能模型訓練提供支持。四足機器狗D1 Ultra搭載強化學習算法,在安防巡邏領域展現專業能力。這些產品構成從工具應用到伙伴協作的完整生態鏈。
中小企業服務專區呈現了更貼近民生的應用場景。無人藥店配備的銀河通用機器人,通過優化成本結構和操作流程,正在突破"可交付"瓶頸。企業代表表示,與中國移動的合作使其獲得更多真實場景測試機會,加速了技術迭代。在移動智企展區,無人值守小店等平臺展示了AI技術如何重構傳統商業模式。
家庭場景成為技術落地的重點領域。中國移動成立的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依托智慧家庭運營中心推動DeepSeek等深度學習技術在家居領域的應用。副總經理張錦衛透露,通過豐富家庭產品矩陣,企業正在構建更智慧、安全的生活空間。部分省級營業廳已試點使用服務機器人進行產品展示,用戶反饋積極。
產業鏈協同創新呈現新格局。采購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移動機器人采購呈現區域集中特征,杭州研發中心成為主要采購方。在總預算超1.2億元的人形機器人代工項目中,中標企業不僅提供硬件制造,更參與聯合方案開發。這種深度合作模式在鈦虎機器人等企業中得到體現,其輕量化關節產品已應用于工業母機、汽車等領域。
零部件創新推動整體突破。戴盟機器人研發的視觸覺傳感器實現千片級量產,產品出口歐美市場。技術人員演示的穿戴式遙操作系統,使人形機器人完成精細動作。他山科技展示的數模混合AI觸感芯片,解決了多維感知信號同步解析難題,相關算法已被中國移動采用。這種上下游聯動正在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
技術演進引發深層變革。楊杰分析指出,隨著智能終端普及,硅基個體數量將超越人類,催生新的職業形態。腦機接口等技術突破將推動碳硅生命在生理、認知層面的融合,外骨骼、數字生命等新形態將提升人類能力邊界。這種融合不僅改變生產方式,更將引發組織架構、倫理規范的系統性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