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商銀行近期在資本市場動作頻頻,引發業內廣泛關注。9月29日,該行官網一口氣披露了30份公告,其中涉及多家市級農商銀行的定向增發方案成為最大看點。此次定增潮標志著省級農商機構對地方農信體系的股權重構進入實質性階段。
據披露,共有8家市級農商銀行同步發布定增報告,包括德陽、眉山、宜賓、瀘州、內江、綿陽、雅安和遂寧等地的農商機構。加上此前9月19日已披露的涼山農商銀行方案,目前僅剩攀枝花農商銀行尚未公布相關計劃。此次定增方案呈現"一企一策"特征,各家銀行的定價機制和募資規模存在顯著差異。
從定價數據看,德陽農商銀行以每股2.0036元的價格募集10.14億元,成為單筆募資規模最大的機構;涼山農商銀行每股定價3.033元,募資7.72億元緊隨其后;宜賓農商銀行每股2.4682元對應5.83億元募資;瀘州農商銀行每股2.2629元募資3.04億元;雅安農商銀行每股2.3038元僅募得1.33億元。內江農商銀行則以每股1.7438元的價格完成8971.66萬元募資。
值得關注的是,所有定增對象均指向四川農商銀行單一主體。該行通過此次資本運作,在多數參與機構中成功晉升為第一大股東,僅在雅安農商銀行案例中位列第三大股東,而在內江農商銀行案例中則保持原有第一大股東地位。這種股權結構調整徹底改變了地方農信機構的治理格局。
申銀萬國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此次定向增發開創了"省投市、市投縣"的股權治理新模式。通過省級機構參股市級機構,再由市級機構輻射縣級信用社的梯度投資路徑,既實現了風險的有效分散,又促進了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這種模式為全國農信系統改革提供了"股權紐帶+資源協同"的創新范本。
聯合資信的研報分析認為,"上參下"的聯合銀行模式改革核心在于省級機構通過股權投資優化基層治理結構。在農信機構數量較多的省份,直接參股基層信用社存在現實困難,因此采取"省投市、市投縣"的漸進式改革路徑更具可操作性。這種分層投資策略既能確保省級機構的控制力,又能降低改革成本。
隨著省級機構對市級農商銀行的股權整合基本完成,市場普遍預期"市投縣"將成為下一階段改革重點。這種自上而下的股權重構,有望系統性解決縣域及鄉鎮信用社面臨的治理困境和金融供給不足問題。通過構建清晰的股權鏈條,各級農信機構將形成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為鄉村振興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此次股權調整帶來的影響已初步顯現。定向增發完成后,10家參與機構的股權結構得到顯著優化,四川農商聯合銀行在區域金融市場的控制力明顯增強。這種改革模式不僅鞏固了其農村金融主力軍的地位,更通過國有資產的優化配置實現了保值增值目標,為后續深化農信體系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