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前面臨虧損局面,OpenAI卻以驚人的投資規模引發全球關注。其主導的“星際之門”計劃規模高達5000億美元,疊加對甲骨文、NVIDIA、AMD等科技巨頭的持續注資,累計投資總額已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據統計,這筆巨額投入已占美國GDP增量的四成,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面對外界對AI投資泡沫的質疑,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在近期公開場合給出明確回應。她指出,人工智能產業正處于十年超級周期的起點階段,金融、醫療、科研等傳統領域的變革才剛剛拉開帷幕。“當前的技術演進速度遠超歷史任何時期,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蘇姿豐強調,AMD在保持財務穩健的前提下,正與合作伙伴共同構建可持續的產業生態。
這位科技領袖特別提到AI在醫療領域的突破性應用。她透露,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優化藥物分子設計,可將新藥研發周期縮短40%以上;在疾病診斷方面,AI輔助的醫學影像分析已實現90%以上的準確率提升。“這些不是未來的設想,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蘇姿豐認為,只要善用AI技術,人類在癌癥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領域的突破將指日可待。
據行業分析,OpenAI與芯片制造商的深度綁定正在重塑全球科技格局。NVIDIA的GPU算力集群、AMD的異構計算架構以及甲骨文的云基礎設施,共同構成了支撐大模型訓練的核心技術棧。這種垂直整合的投資模式,不僅推動了硬件性能的指數級提升,也為下游應用開辟了廣闊空間。
面對持續加碼的資本投入,市場觀察人士指出,AI產業的商業化路徑正在逐步清晰。從智能客服到自動駕駛,從蛋白質預測到氣候建模,技術落地的速度超出多數機構預期。蘇姿豐對此表示認同:“當技術能夠真正解決實際問題時,投資回報自然會隨之而來。我們現在做的,是為下一個十年布局基礎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