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巨頭軟銀集團近日在機器人與人工智能領域邁出關鍵一步。10月8日,該公司宣布將以54億美元收購瑞士工業集團ABB的機器人業務部門,此舉被視為其加速布局通用人工智能(AGI)生態的重要戰略動作。軟銀董事長孫正義在聲明中表示,通過整合ABB的技術資源與人才優勢,將推動"物理人工智能"(Physical AI)的突破性發展。
孫正義長期主張"人工超級智能"(ASI)理念,認為未來十年內AI的智能水平將超越人類萬倍。在近期與英偉達CEO黃仁勛的對話中,他進一步描繪了AI智能體的應用場景:"每個人將擁有數字分身,它能感知環境、理解需求并管理日常生活。"這種技術愿景正通過軟銀的資本運作逐步落地——除本次收購外,公司已投資Agile Robots、AutoStore等機器人企業,構建起覆蓋工業自動化與智能物流的產業矩陣。
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商業化潛力成為科技巨頭競逐的焦點。市場研究機構BCC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從當前的780億美元增至2029年的1650億美元。英偉達今年推出的Cosmos生成式世界基礎模型,即為機器人制造商提供從算法訓練到芯片部署的全棧解決方案。黃仁勛公開表示:"物理人工智能時代即將到來,這類系統能理解物理規律并與人類協同工作。"
盡管孫正義對機器人技術充滿信心,但軟銀的過往投資并非一帆風順。2012年收購法國Aldebaran公司后推出的Pepper人形機器人,因功能局限未能打開消費市場。這段經歷反而促使軟銀轉向更具確定性的工業機器人賽道——與需要突破"恐怖谷效應"的人形機器人相比,工業設備在標準化生產環境中已實現穩定盈利。
在AI基礎設施層面,軟銀正通過多重戰略鞏固優勢。作為美國"星際之門"計劃的核心參與者,公司每年向OpenAI投入30億美元用于產品部署,并與該機構在日本成立合資企業,重點開發企業級AI解決方案。這種"硬件+算法"的雙軌布局,折射出孫正義推動"人類進化"的商業邏輯:通過物理載體與智能系統的深度融合,重構生產與服務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