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和平使者、全球知名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博士因自然原因辭世,享年91歲。這位傳奇科學家在生命最后階段仍活躍于環保事業,去世時正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進行巡回演講。她畢生致力于黑猩猩研究,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動物智能的認知,其研究成果被國際科學界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生物學發現之一"。
1934年生于倫敦的珍·古道爾,自幼便展現出對野生動物的特殊熱愛。嬰兒時期收到的黑猩猩毛絨玩具成為她終身珍藏的紀念品。十歲時立下"去非洲與動物共處"的夢想,面對旁人嘲笑,母親給予堅定支持:"只要不放棄,總能找到實現夢想的路徑。"1957年,23歲的她憑借對動物的熾熱熱情,成為人類學家路易斯·利基的秘書,由此開啟改變科學史的征程。
在坦桑尼亞貢貝溪國家公園的野外考察中,這位沒有學士學位的年輕研究者創造了多個"第一"。當其他科學家用編號標記研究對象時,她為黑猩猩取了菲菲、弗洛伊德等充滿人性的名字。1960年,她首次觀察到黑猩猩使用樹枝掏食白蟻,這一發現直接推翻了"只有人類能制造工具"的傳統認知。更驚人的是,她發現黑猩猩存在復雜的社會結構、情感表達甚至戰爭行為,徹底顛覆了學界對靈長類動物智能的認知框架。
這些顛覆性發現使她獲得劍橋大學破格錄取,成為該校歷史上第八位無本科學位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的學者。利基教授曾評價:"她對自然的純粹熱情和頑強毅力,遠勝過任何學術頭銜。"1965年獲得博士學位后,珍·古道爾持續深耕野外研究,其著作《貢貝的黑猩猩》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成為生物學經典。
九旬高齡時,這位科學家仍保持著驚人的工作強度。每年300天奔波于全球各地演講,通過"根與芽"環保組織推動青少年參與生態保護。她獨創的"四維保養法"廣受關注:保持充實日程(年工作300天)、持續學習新知(每日接觸新事物)、管理壓力水平(專注當下事務)、親近自然環境(長期野外生活)。神經科學專家指出,這種生活方式有效維持了她的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
美國約翰·鄧普頓基金會2021年授予其終身成就獎時,頒獎詞這樣寫道:"她用望遠鏡和筆記本改寫了人類對自身的定義,讓整個文明重新審視與自然的關系。"從倫敦少女到非洲雨林的觀察者,從打破學術壁壘的研究者到全球環保使者,珍·古道爾用九十年人生證明:對自然的熱愛與堅持,足以改變整個世界的認知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