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正式宣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已完成全線束流貫通調試,標志著這一國際領先的大科學裝置進入運行準備階段。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束流性能最先進的離子加速器系統,HIAF選址于廣東省惠州市,其核心裝置由總長2公里的束線網絡構成,整合了6000余臺套精密工藝設備及500萬個零部件,配套工藝管線總長度突破100萬米。該工程自2018年12月啟動建設以來,由近代物理研究所牽頭完成整體設計建造。
面對超大型科學裝置普遍存在的系統復雜度高、建設周期長等難題,項目團隊首創"數字孿生驅動"建設模式,通過虛擬仿真技術優化施工流程,將裝置主體安裝周期從國際同類項目平均2-3年壓縮至8個月,在保證工程精度的前提下顯著提升了建設效率。
目前,HIAF已進入束流性能測試階段,計劃于年內啟動首批科學實驗并完成工藝驗收。該裝置配備的脈沖流強指標位居世界首位,其原子核質量測量譜儀精度達到國際頂尖水平,可為極端條件下的核物質研究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建成后的HIAF將形成多學科交叉研究平臺,重點突破原子核存在極限、核天體物理過程等基礎科學問題,同時為新型核能開發、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提供先進實驗手段,助力我國在核物理研究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