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軌道交通應急救援裝備的突破性進展引發行業關注——國內首臺專為地鐵事故設計的應急救援綜合保障車在中車眉山車輛有限公司正式下線。這款集多功能于一體的新型裝備,標志著我國在密閉空間應急救援領域邁出關鍵一步,為城市軌道交通安全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該車輛研發團隊整合了軌道交通、消防工程、物聯網等多個領域的頂尖資源,通過跨學科協同創新,成功打造出全球首款具備五大核心功能的移動救援平臺。其最顯著的特點在于將排煙、滅火、隔熱、監測和通信功能深度融合,可在事故現場快速構建起功能完備的"移動安全島",為救援人員提供全方位作業保障。
在滅火能力方面,該車搭載的移動式高壓噴霧射流系統展現出獨特優勢。通過精準定位火源核心,系統能夠穿透傳統消防設備難以觸及的遮擋區域,實現"點對點"高效滅火。實驗數據顯示,其滅火效率較常規設備提升40%以上,特別適用于地鐵隧道等復雜環境下的初期火災控制。
針對密閉空間特有的煙氣蔓延問題,研發團隊創新采用"固移結合"的煙氣控制技術。車輛配備的強力煙氣屏障系統可形成長達50米的防護隔離帶,有效阻隔有毒氣體擴散。配合車載自動噴淋裝置,能在高溫環境下持續為車身降溫,確保裝備在800℃高溫中仍可正常工作2小時以上。
智能化是該裝備的另一大亮點。通過集成多類型傳感器和物聯網模塊,車輛可實時采集現場溫度、氣體濃度、結構穩定性等20余項關鍵參數,并通過5G網絡將數據同步至指揮中心。這種"感知-分析-決策"的閉環系統,為指揮人員提供了精準的現場態勢圖,顯著提升救援決策的科學性。
模塊化設計理念使該裝備具備廣泛的應用前景。除地鐵隧道外,其標準化接口和可擴展平臺可快速適配鐵路隧道、地下綜合管廊等不同場景需求。據研發團隊介紹,車輛采用"基礎平臺+功能模塊"的組合方式,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選配排水、破拆、醫療等擴展功能。
今年10月,該裝備在成都地鐵某區間完成了全要素實景測試。測試中,車輛在模擬火災場景下,3分鐘內完成部署并啟動全部功能,成功控制火勢蔓延,為被困人員開辟出安全通道。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專家組評價稱:"該裝備填補了國內軌道交通專用救援車的空白,其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