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近日正式上線定制服務,消費者需支付8萬元定金鎖定購買資格,且選裝配置總價需達10萬元方可解鎖定制權益。該服務每月僅開放40個名額,9月30日前下單的用戶可額外獲贈價值4.9萬元的專屬權益包,并享有90天的猶豫期。首期定制服務覆蓋YU7 Max和SU7 Ultra兩款車型,其中SU7 Ultra預計11月啟動交付,YU7 Max的交付時間則推遲至明年5月。
在定制選項方面,小米汽車提供26項個性化配置,其中5款全新豪華車漆成為熱門選擇,尤其是“紫水晶”車漆以2.8萬元的選裝價吸引大量關注。消費者還可參與定制工藝體驗活動,包括DIY皮具制品等互動環節。小米汽車定制中心負責人透露,未來三年計劃推出100款特色車漆,此消息在網絡引發熱議,部分網友稱贊其為創新營銷,也有人擔憂8萬元定金在90天猶豫期內可能面臨宣傳與實物不符的風險。
與特斯拉等競品相比,小米汽車的定制服務定價策略引發爭議。特斯拉高性能套件選裝價為6.4萬元,包含電機升級和賽道模式等核心功能,而小米的定制門檻明顯更高。行業分析師指出,小米此舉或借鑒了手機行業的“硬件+服務”模式以及奢侈品的限量策略,試圖通過高附加值服務推動品牌高端化轉型。盡管面臨爭議,但業內普遍認為,定制服務的推出標志著小米汽車在差異化競爭中的新嘗試。
目前,市場對小米定制服務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支持者認為其個性化選項和權益包具有吸引力,反對者則質疑定價合理性及交付周期過長。最終效果如何,仍需等待首批車主提車后的實際體驗反饋。可以預見的是,這場圍繞定制服務的討論將持續影響小米汽車的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