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集團最新舉辦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上,創始人兼CEO雷軍以年度演講《改變》為契機,首次披露了小米進軍芯片領域的曲折歷程。這場以“正面迎戰”為主題的發布會,不僅推出了備受矚目的手機新品,更揭示了小米在核心技術領域的戰略布局。
作為發布會核心產品,小米17系列以“跨代升級”姿態亮相。該系列全球首發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采用第三代3nm制程工藝,配備7000mAh小米金沙江電池,起售價4499元,頂配版Pro Max定價5999元。雷軍特別強調,小米17電池容量達到iPhone17的兩倍,而Pro版僅比標準版貴500元,在高端市場展現出強勁競爭力。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此次直接跳過“16”代際,以“17”系列全面對標蘋果,彰顯其沖擊高端市場的決心。
產品創新方面,“妙享背屏”功能成為最大亮點。該技術不僅支持后置主攝自拍,還集成動態通知、個性時鐘、AI萌寵等交互功能。當搭配復古掌機保護殼時,手機可瞬間變身游戲設備。集團總裁盧偉冰透露,這一設計源于對硬件軟件交互新方式的探索,未來將持續深化此類創新。
回顧芯片研發歷程,雷軍坦言這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2014年小米全資成立松果電子,2017年成功推出首款自研SoC“澎湃S1”,但次年便決定暫停大規模芯片研發,僅保留小芯片團隊。經過深刻反思,雷軍得出結論:自研手機SoC必須定位最高端,且需持續投入至少十年、500億元資金。他透露,2024年9月24日曾在微博感慨,造車與重啟造芯兩大戰略幾乎同時決策,幾乎耗盡小米前十年積累的全部資源。
在談及造車業務時,雷軍揭示了小米的雄心:最初便以保時捷和特斯拉為標桿,致力于打造全球頂尖純電性能車。面對外界對手機廠商造車的質疑,他解釋稱,這得益于小米聚集了大批熱愛汽車的工程師。他特別提到YU7項目承受的巨大壓力:“如果SU7不成功,YU7就是最后的底牌。”這位五十余歲的企業家表示,盡管過去五年小米在造車、芯片和高端化領域歷經波折,但依然選擇堅定前行,“這個年紀正是闖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