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啟承資本創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常斌在創業黑馬平臺分享了對中國消費市場的深度觀察。作為專注消費領域投資的專家,他通過真實案例解析了當下消費市場的分化趨勢,并為創業者指明了新機遇所在。

常斌指出,當前線下商場呈現明顯分化:部分傳統商場門可羅雀,但上海大悅城、北京合生匯等創新型商業體仍人潮涌動。這種分化源于消費者需求的迭代——千篇一律的購物場所逐漸失去吸引力,而能持續創新、精準匹配需求的業態則獲得青睞。以超市行業為例,胖東來、比優特等區域零售商通過深度本土化運營,在行業寒冬中實現逆勢增長。
消費市場的結構性變化更為顯著。一二線城市受金融、互聯網等行業調整影響,消費信心承壓;而三四線城市展現出強勁活力。常斌特別提到,高線城市人才向二三線遷移的趨勢,帶動了瑞幸、蜜雪冰城等品牌在下沉市場的爆發。這些萬店連鎖品牌中,超過60%的門店布局在三線以下城市,印證了"下沉市場成為主流消費場"的判斷。
在投資實踐層面,啟承資本通過錢大媽、鍋圈等案例驗證了社區商業的創新潛力。錢大媽"日清模式"結合夜間梯度折扣,既保證商品新鮮度,又通過游戲化促銷激發消費熱情,在廣東市場實現從200家到2000家門店的跨越。鍋圈食匯則通過整合上游供應鏈,去除中間環節,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冷凍食材,構建起覆蓋全國的萬店網絡。
針對"萬店連鎖是否需要資本驅動"的疑問,常斌明確表示商業模式設計才是核心。他以零食很忙為例,該品牌通過優化加盟體系、強化供應鏈管控,在未依賴外部融資的情況下實現超15000家門店的布局。成功的萬店模型需要構建生態體系:總部作為模式設計者與供應鏈組織者,與數千個加盟商共同服務消費者,形成利益共享機制。
辨別真偽萬店品牌的關鍵在于兩點:其一,是否為消費者創造真實價值,如產品品質、服務效率、性價比等;其二,盈利模式是否健康。常斌以鍋圈為例,其通過自建工廠與優化物流,將加價率控制在合理范圍,既保障加盟商利潤,又維持終端價格競爭力。這種"后端重投入、前端輕運營"的模式,成為判斷加盟品牌可持續性的重要標準。
在新品牌崛起路徑方面,常斌揭示了"線上起家、全渠道發展"的新趨勢。十月稻田通過京東等電商平臺,用8年時間從零做到十億規模,并在線下渠道擴張后三年內突破五十億營收,最終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這類品牌抓住新興渠道紅利,以數字化運營實現供應鏈的扁平化,將新鮮大米從工廠到餐桌的周期縮短至3-5天,重新定義了農產品流通效率。
食品飲料領域的創新同樣印證了消費者需求驅動的邏輯。果子熟了品牌敏銳捕捉到女性消費者對無糖茶"去苦澀化"的需求,推出梔子烏龍、竹香龍井等花香系列,迅速躋身行業前三。這種基于細分人群的精準創新,正在多個品類中催生新勢力。
對于供應鏈企業轉型品牌化的路徑,常斌提出能力矩陣理論。成功品牌需要同時具備消費者洞察、產品開發、渠道運營、供應鏈管控等核心能力。供應鏈企業若想轉型,需補足用戶需求理解與品牌運營能力;而品牌企業自建工廠時,則需評估是否能在上游環節建立差異化優勢。
據悉,創業黑馬即將推出"百億消費冠軍專題營",由常斌帶領啟承資本團隊系統解構消費投資方法論。課程涵蓋日本消費經驗本土化、增長戰略設計、產品開發體系等模塊,并深度剖析十月稻田、錢大媽等被投企業的實戰案例。目前該課程僅余少量名額,創業者可通過掃描文末二維碼報名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