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汽車市場,一場由中國電動車品牌引領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最新數據,在涵蓋歐盟、英國及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廣域市場中,中國品牌正以驚人的速度改寫競爭版圖。
比亞迪成為這場變革的先鋒。8月份,該品牌銷量同比激增201.3%,市場占有率攀升至1.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斯拉同期銷量暴跌36.6%,市場份額從2.0%縮水至1.2%。這一逆轉使比亞迪連續兩個月超越特斯拉,成為歐洲電動車市場的新標桿。
中國品牌的集體崛起尤為引人注目。上汽集團旗下MG品牌8月銷量增長59.4%,今年累計市場份額達1.9%,躋身區域暢銷榜前十。這種增長勢頭與歐洲傳統車企形成鮮明反差——大眾汽車銷量增長4.8%,雷諾增長7.8%,Stellantis集團僅實現2.2%的微增,為其2024年以來首次恢復正增長。
在整體市場層面,歐盟8月汽車銷量增長5.3%,顯示出強勁復蘇態勢。但真正改變游戲規則的是動力結構的轉型:純電動、混合動力及插電混動車型注冊量占比達62.2%,較去年同期52.8%的水平大幅提升,凸顯電氣化進程的加速。
比亞迪的本地化戰略成為其制勝關鍵。公司歐洲特別顧問Alfredo Altavilla在米蘭行業會議上透露,隨著歐洲產量擴張,本地化電池生產已提上日程。"在歐洲組裝整車卻依賴中國進口電池,這種模式缺乏經濟性"他強調。目前,比亞迪匈牙利工廠預計年底投產,土耳其工廠計劃2026年啟動,兩家工廠設計年產能合計50萬輛。關于第三座工廠的選址,公司正在評估整車廠與電池廠的優先級,能源成本成為選址決策的核心考量。
產品策略的調整是比亞迪成功的另一要素。從最初專注純電動車型,到迅速引入插電混動技術,這一轉變帶來多重效益。對制造商而言,插電混動車型在滿足嚴苛排放標準的同時,保持了更好的成本效益和盈利能力,還能有效規避關稅壁壘。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預計,插電混動車型將在短期內占據其歐洲銷量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