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業改革向縱深推進的背景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正加速推進旗下村鎮銀行的整合進程。交通銀行近日完成對四川大邑交銀興民村鎮銀行的全資收購與吸收合并,成為繼工商銀行之后又一家實施此類改革的國有大行。
四川金融監管局最新批復顯示,大邑交銀興民村鎮銀行將依法解散,其全部資產、負債及業務由交通銀行全面承接。根據監管要求,交行已在當地設立成都大邑支行和成都大邑安仁支行,確保原有業務平穩過渡。此次整合早有布局——今年8月監管部門已批準交行受讓8家企業法人持有的2.71%股權,實現對該村鎮銀行的100%控股。
清算工作于9月15日正式啟動,交通銀行成立專項清算組處理相關事宜。為保障客戶權益,該行明確表示原村鎮銀行客戶無需辦理任何手續,所有業務將自動遷移至新設支行辦理。對于其他債權人,銀行依法設置45天債權申報期,確保各方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這種高效有序的整合模式,既體現了監管部門"一行一策"的改革智慧,也彰顯了國有大行成熟的機構重組能力。
交通銀行的改革舉措并非個案。今年6月,工商銀行已率先完成對重慶璧山工銀村鎮銀行的收購,并設立重慶璧山中央大街支行。從交行半年報披露的信息看,該行除大邑村鎮銀行外,還控股浙江安吉、新疆石河子、青島嶗山三家村鎮銀行,持股比例均達51%。這些動作表明,國有大行正通過吸收合并方式優化村鎮銀行布局,響應監管部門引導銀行業"回歸本源、專注主業"的政策導向。
業內人士分析,村鎮銀行整合潮的興起具有深層邏輯。部分村鎮銀行受規模限制面臨經營壓力,并入母行體系后可獲得更強的資金支持和風控能力。對國有大行而言,這既是優化網點布局、提升區域服務能力的契機,也是落實戰略部署的重要抓手。以交行為例,在成渝地區設立兩家支行,將顯著增強其在成都縣域市場的服務覆蓋,與其支持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戰略形成有力呼應。
隨著銀行業改革持續深化,預計將有更多國有大行跟進整合旗下村鎮銀行。通過集約化經營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或將成為中國銀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這種改革模式不僅有助于防范金融風險,更能通過資源整合提升基層金融服務水平,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