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費電子領域迎來一款頗具創新性的產品——Nothing Ear 3 耳機。這款耳機憑借獨特的充電盒麥克風配置,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引發了廣泛關注。
主流入耳式耳機通常以單只耳機配備的麥克風數量作為賣點,強調其能帶來清晰的通話效果和出色的降噪功能。然而,Nothing Ear 3 耳機卻另辟蹊徑,將宣傳重點放在了充電盒的麥克風配置上。其充電盒配備了兩枚麥克風,共同組成了名為“Super Mic(超級麥克風)”的系統。充電盒一側設有醒目的“Talk(通話)”按鍵,用戶按下該按鍵即可激活此系統。借助這兩枚麥克風,用戶可以進行通話、錄制語音備忘錄,還能在 Nothing 手機搭載 AI 功能的“Essential Space(核心空間)”中記錄筆記。不過,使用該功能時需滿足一個條件,即耳機要從充電盒中取出并與手機保持連接,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場景。盡管如此,Nothing 方面表示,通過充電盒麥克風獲取的音頻清晰度要優于耳機自身麥克風。
在兼容性方面,Nothing 官方稱,Super Mic 系統無法兼容 iOS 或 Android 系統的默認相機應用,但會支持部分第三方視頻應用,如專業視頻拍攝與編輯應用 Blackmagic。Nothing 全球智能產品營銷負責人安德魯?弗雷什沃特解釋道,多數此類應用默認調用手機自帶的原生麥克風,沒有為用戶提供選擇其他音頻輸入設備的選項。這一限制源于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序層面的設計決策,并非由品牌決定。他們期待未來能打破這一限制,讓更多用戶享受 Super Mic 系統帶來的便利。
除了獨特的 Super Mic 系統,Nothing Ear 3 耳機在設計和性能方面也有諸多亮點。該耳機定位中端,設計風格延續了品牌此前入耳式耳機的特色,采用標志性的半透明外觀設計,提供黑色與白色兩種配色。透過透明外殼,用戶可以隱約看到耳機內部的技術組件。此次,耳機本體與充電盒均新增了金屬部件進行加固,不僅提升了產品的耐用性,還增強了天線信號接收性能。
在音質表現上,Nothing Ear 3 耳機搭載了 12 毫米驅動單元,支持空間音頻功能和 LDAC 高解析音頻傳輸協議。用戶還可以通過配套應用內的聽力分析測試,生成符合個人聽力特征的定制化均衡器(EQ)設置。續航能力方面,在開啟主動降噪(ANC)功能的情況下,耳機續航可達五個半小時,搭配充電盒使用,總續航時長可達 22 小時。充電盒還支持無線充電功能。
不過,這款耳機在命名方式上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此前,Nothing 品牌先后推出了 Ear 1 與 Ear 2 耳機,去年發布的后續機型僅命名為“Ear”(未加數字后綴),如今最新機型又回歸“Ear 3”的命名方式。這種不規則的命名邏輯,引發了人們對該公司在產品序列編號規劃嚴謹性的疑問。
Nothing Ear 3 耳機售價為 179 美元(現匯率約合 1271 元人民幣),目前已開啟海外預售,正式發售時間定為 9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