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的沖壓車間里,有一位被同事們稱為“模具魔法師”的技術能手——38歲的模具維修經理郭迎亮。他憑借4項國家專利和120余項技術改造成果,在汽車模具維修領域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創新篇章。
2013年,機械專業畢業的郭迎亮如愿加入華晨寶馬。初入沖壓車間的他,就被這里嚴謹高效的工作氛圍所吸引。“就像站在世界級的舞臺上,必須跳出最精彩的舞步。”他這樣形容自己的職業起點。十年來,他始終堅守在模具維修一線,用專業與執著詮釋著“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
模具質量直接決定著汽車沖壓件的精度。2016年冬日,鐵西工廠沖壓車間遭遇重大挑戰——側圍模具翻邊機構突然整體損壞。若不能及時修復,將導致整個生產線停擺。郭迎亮帶領團隊連續奮戰30余小時,通過精準修補讓模具“起死回生”?!爱敃r的感覺就像文物修復師在修復國寶,每個細節都容不得半點馬虎?!彼貞浀?。這次成功搶修不僅避免了企業損失,更讓他深刻認識到知識儲備的重要性。
在郭迎亮的辦公桌上,一本厚厚的工作手冊格外醒目。這本記錄著300余條專業術語和技術要點的手冊,已成為車間技術人員的“寶典”。為掌握機加、鉗工等跨領域技能,他利用業余時間向老師傅請教,將每個知識點都詳細記錄在冊。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讓他在模具維修領域不斷突破。
2018年,以郭迎亮命名的職工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他給團隊定下“工作在暴風眼中”的目標——企業生產遇到什么難題,工作室就要攻克什么難題。為解決模具電氣路檢測效率低的問題,他帶領團隊研發出沖壓信號模擬電控箱,使問題解決效率提升30%以上。這項創新不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還在2019年“盛京杯”沈陽工業設計大賽中斬獲金獎。
2024年,郭迎亮勞模創新工作室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北京首鋼創新工作室建立合作,并獲得沈陽工業大學專家團隊的技術支持。當前,他們正聚焦汽車覆蓋件沖壓行業的“卡脖子”難題——實現100%無人智能化生產。通過監控板料成型過程、推進鈑金模具精確仿真等技術攻關,團隊正在為行業突破貢獻智慧。
截至目前,郭迎亮團隊已申報國家專利13項,平均每年解決生產問題300余個。在優化生產工藝項目中,僅2024年就為企業節省原材料費用1491.9萬元。這些數字背后,是郭迎亮和團隊成員無數個日夜的鉆研與創新。
“模具維修就像給汽車‘做手術’,既要精準又要高效?!惫脸Uf。在他的帶領下,創新工作室已成為企業技術攻關的“最強大腦”,而這位“模具魔法師”也繼續在汽車制造的舞臺上,書寫著屬于新時代工匠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