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公安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等七部門共同發布《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方案聚焦產業環境優化,提出深化準入管理改革的系列舉措。在技術標準層面,將根據行業技術演進趨勢動態調整準入審查要求,同步制定新能源汽車同一型式判定技術規范,為市場主體提供清晰的發展指引。針對數據安全領域,將出臺汽車數據跨境傳輸安全指引,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管理體系。
管理機制創新成為改革重點。方案明確支持開展產品自檢認證試點,允許符合條件的貨車企業委托第三方進行上裝部件加裝,通過流程再造提升產業運行效率。同時,研究建立汽車生產企業集團化管理模式,推動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智能網聯汽車管理迎來新規。相關部門將加強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監管,建立OTA升級備案制度,確保軟件更新過程可控可追溯。在法規建設方面,加快推進《機動車生產準入管理條例》立法進程,完善市場退出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良性競爭環境。
2025年發展目標正式明確。全年汽車銷量預期達3230萬輛,較上年增長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1550萬輛,同比增長20%。方案要求汽車出口保持穩健增長態勢,推動制造業增加值提升6%左右,構建內需與外需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