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瑞信證券更名,北京證券重出江湖,虧損“包袱”待卸下

   時間:2025-07-25 01:17:30 來源:藍鯨新聞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藍鯨新聞7月24日訊(記者 王婉瑩)從外資券商轉身為國資控股券商后,瑞信證券正式更名,時隔近20年,“北京證券”回歸。

7月23日晚間,方正證券(601901.SH)公告稱,瑞信證券正式完成股權變更登記,更名為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證券”)。工商信息變更顯示,此次股權變更后,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國資公司”)持有北京證券85.01%股權,瑞銀集團保留剩余14.99%股權。

回溯來看,這場歷時一年多的股權轉讓,北京國資公司為此支付了總計約15.35億元的對價,其中6.505億元收購瑞銀所持36.01%股權,8.85億元收購方正證券持有的49%股權,實現了絕對控制。至此北京國資體系參控股的券商也增至5家,還包括首創證券、第一創業、金融街證券(原恒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

經營方面,近年來,瑞信證券整體業務表現較為平淡,2024年,其營業收入為0.57億元,凈虧損1.62億元,連續三年虧損,“包袱”仍待卸下。

北京國資公司實現控股

瑞信證券前身為2008年設立的瑞信方正證券,由瑞士信貸銀行(下稱“瑞信”)與方正證券合資組建,初始股權結構為瑞信持股33.3%,方正證券持股66.7%。2020年瑞信完成對瑞信方正證券的增資,持股比例達到51%,后者成為外資控股券商之一,并于次年更名為瑞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

轉折發生在2023年,瑞銀集團收購瑞信后,因觸發證券業“一參一控”監管紅線,為適應政策要求,不得不在瑞銀證券與瑞信證券之間做出選擇。

Wind數據顯示,2024年瑞銀證券營收為10.47億元,而瑞信證券營收僅為0.56億元,前者超出后者十余倍。二者體量差距較大,或也是瑞銀集團選擇放棄瑞信證券原因之一。

2024年6月,北京國資公司與瑞銀集團、方正證券就收購瑞信證券股權達成三方協議。根據協議,北京國資公司以9135萬美元(約合6.505億元)收購瑞銀集團持有的36.01%股權,同時以1.24億美元(約合8.85億元)收購方正證券持有的49%股權。

北京國資公司曾在其公眾號發文稱,公司與瑞銀集團有著近20年的緊密合作關系,收購瑞信證券股權是雙方合作的進一步延伸,也是落實國家和北京市對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相關要求的具體舉措。

2025年3月,證監會正式核準北京國資公司成為瑞信證券主要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經過4個月過渡期,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和更名。

而“北京證券”的重現,則承載著一段跨越二十年的金融變遷史。1993年成立的北京證券,曾是早期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2005年因經營困難引入瑞銀集團參與重組。2006年12月,在原北京證券重組的基礎上,瑞銀證券成立,前者品牌從此淡出市場。

對于重新啟用北京證券品牌,國際注冊創新管理師、鹿客島科技創始人兼CEO盧克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北京證券名字里也有北京國資的算盤,把外資標簽撕掉,換上‘京城戶口’,明確了國資屬地化標簽,越是清晰,牌照、資源、項目就越容易傾斜。”

尚未卸下虧損包袱

需關注的是,重新起航的北京證券,尚未卸下虧損“包袱”。

從近三年表現來看,2022年其營業收入2.89億元,同比下滑超4成,凈虧損2.55億元;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1.57億元,同比縮減近半,凈虧損1.99億元;2024年,營業收入為0.57億元,凈虧損1.62億元,連續三年虧損。

與此同時,其員工數量也在不斷下滑,截至2021年底,瑞信證券共有員工237名,其中投行業務人員68名。截至2023年末,該公司員工人數126人。而到了2024年底,其共有員工103名,投行業務人員僅剩29名。

此前,投行業務是瑞信證券業務優勢所在,而投行員工的大幅縮減,或許也可以窺見業務發生了較大調整。

“過去靠跨境投行、離岸家族辦公室打天下,現在外資股東退出,瑞信證券只能掉頭向內,發力北交所IPO、京系國企混改、地方債等,這些才是‘近水樓臺’。”盧克林指出。其認為,北京證券適宜走“小而美”路線,做北京國資的精品投行,比如聚焦北交所IPO業務;財富管理端打“京城新中產”牌,把區域黏性做到極致,以及做北京國資企業的貼身財務顧問等,充分發揮股東和區域優勢。

北京國資公司則對外表示,控股北京證券是推動首都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舉措。未來,將推動北京證券發揮為新質生產力融資、為耐心資本長期配置服務的重要功能,全力服務北京構建一流科技創新金融服務體系,完善實體經濟融資服務,更好支持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北京證券的加入,北京國資體系參控股券商已達5家,包括首創證券、第一創業、金融街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以及北京證券。新一輪券商并購重組潮下屬于同一實控人旗下的兩家或多家券商或有更大概率出現并購活動,這也讓市場對北京地區國資券商的合并案例充滿期待。(藍鯨新聞 王婉瑩 wangwanying@lanjinger.com)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台江县| 盖州市| 扶沟县| 海晏县| 钟山县| 油尖旺区| 新田县| 张掖市| 高州市| 江都市| 玉门市| 芦山县| 汝南县| 宿州市| 大洼县| 乌兰县| 芜湖市| 内乡县| 育儿| 鹤庆县| 三亚市| 新巴尔虎左旗| 宜都市| 乐安县| 旺苍县| 武邑县| 德昌县| 柳林县| 平山县| 亳州市| 海宁市| 诏安县| 山阳县| 灵宝市| 尉犁县| 依安县| 枣庄市| 孟连| 庄河市|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