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對本田品牌充滿熱愛的車主,我從一輛飛度換成了如今的奧德賽,這份轉換不僅僅是車型上的升級,更是對本田信仰的堅守。早在大學畢業之初,家人贈予我的那輛飛度,陪伴我度過了無數個青春歲月,它仿佛能承載起年輕人所有的夢想與故事。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和生活環境的變化,我對車輛的需求也隨之發生了轉變,飛度完成了它的使命,而我則迎來了心儀已久的奧德賽。
我的這輛奧德賽是2024款銳·耀享版,配備了幻夜套件,自2023年8月上路以來,已經行駛了3.5萬公里。在保養方面,我選擇了除首保外每1萬公里進行一次保養的方案,得益于購車時贈送的保養券以及本田紫桶0W-20機油的使用,每次保養的費用大約在600至800元之間。至于保險費用,首次投保約為5500元,雖然4S店強制購買,但第二年的保險費用已經降至4600元。
選擇奧德賽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量:首先,空間上的合適性至關重要,對于我這樣身高達到190cm的人來說,在30萬左右的價位中挑選一輛既實用又舒適的車并不容易。其次,我注重車輛的后期維護和用車成本,同時要求車輛具備不錯的可靠性。最后,車輛需要滿足長途出行的需求,無論是回老家探親還是外出露營攜帶裝備,奧德賽都能輕松應對。在購車過程中,我曾對比過寶馬X3、特斯拉Model Y、大眾威然、起亞嘉華、豐田賽那以及豐田漢蘭達等多款車型。
寶馬X3以其出色的外觀和內飾質感吸引了我,尤其是帶有M套件的耀夜版,視覺沖擊力極強。試駕時,動力充沛、運動性能良好,但空間雖夠用,乘坐舒適度一般,座椅偏硬,且配置選擇難以滿足我的需求,因此被我排除在外。特斯拉Model Y則以其智能化和便捷性贏得了廣泛好評,空間表現也不錯,但考慮到長途旅行的續航需求以及裝載能力的使用強度,我最終還是放棄了它。大眾威然和起亞嘉華雖然設計感強、尺寸大、優惠力度大,但后期維護成本較高,且燃油成本也不容忽視,因此同樣未能入選。
豐田賽那和漢蘭達作為家用車中的佼佼者,口碑極佳,尤其是賽那的外觀設計,宛如一只可愛的“大白”,十分吸引人。然而,盡管車內空間寬敞,但對于我這樣身高的人來說,二三排空間略顯局促。再加上心儀配置的落地價格超過了我的預算,因此我也只能忍痛割愛。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奧德賽,這不僅僅是因為本田的品牌信仰,更是因為它在空間、駕駛感受以及油耗表現等方面都符合我的需求。
奧德賽的空間表現無疑是同級車型中的佼佼者,無論是乘坐空間還是儲物空間都極為充裕。我身高190cm,坐在駕駛席上依然能夠享受到寬敞的橫向和縱向空間。二三排的魔術座椅以及靈活的空間變換功能更是非常適合家用,平常乘坐成員不多時,可以將第三排收起,調整第二排的乘坐空間,舒適度大幅提升。試駕時,盡管我已經了解到一些關于奧德賽的負面評價,但我依然堅定地選擇了它。
在駕駛感受方面,奧德賽在城市道路上的表現十分出色,得益于混動的加持,車輛重心降低,開起來甚至有一絲高級感。起步和提速迅速,靈活性強,能夠輕松穿梭于市中心的小巷和狹窄道路。油耗表現方面,雖然以混動車的標準來看略高,但考慮到車輛自重近2噸,這樣的油耗水平已經相當不錯。
當然,奧德賽也并非完美無缺。在乘坐體驗方面,雖然座椅看起來舒適柔軟,但長期使用下來會發現座椅單薄,柔韌性一般,容易塌陷到極限,長時間乘坐會感到不適。第二排座椅的手動腿托偏短,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在隔音水平方面,雖然相比舊款車型有所提升,但與其他車型相比仍然一般。尤其是在走粗糙路面時,噪音尖銳刺耳,高速行駛時噪音控制也有所欠缺。懸掛表現方面,雖然城市中駕駛感受不錯,但一旦遇到長波連續不平的路面,底盤表現就顯得較為松散。
盡管如此,我仍然認為奧德賽是一款值得選擇的車型。它擁有明顯的優點,能夠滿足家庭用車的正常需求,且用車成本低、穩定可靠。在當前新能源車型層出不窮的市場環境下,奧德賽能夠保持其競爭力,離不開國產新能源車型的推動。如果你對這款車有任何疑問或想了解更多信息,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