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芯片和英偉達肯定是有差距的,但必須要用,都不用的話,差距永遠存在。只有咬牙堅持用,產品才能改進。”7月23日,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2025中國互聯網大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360最近采購的都是華為的芯片產品。
據央視新聞近期報道,英偉達公司創始人黃仁勛透露,美國已批準H20芯片銷往中國。
周鴻祎說,H20更適合用于模型推理。和模型訓練相比,模型推理對芯片的技術要求相對較低,反而給了國產AI芯片更多市場機會。比如,華為的產品雖然沒趕上英偉達最新的GB200芯片,但如果用于推理場景,其性價比高于H20。
周鴻祎參加2025中國互聯網大會。圖:中國互聯網協會
DeepSeek在帶火推理模型上功不可沒。不過,“AI產品榜”的數據顯示,DeepSeek在6月第一次出現月活用戶負增長。周鴻祎對此推測認為,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并沒有很花心思去做一款To C的應用,也并不關注APP的日活或者收費,“流量漲得最厲害的時候,網站速度慢得要死,他都不在乎,他是一門心思要搞AGI(通用人工智能),要在大模型上發力”。
周鴻祎補充稱,不能片面地看待DeepSeek應用的流量下降,因為還有許多云廠商在提供DeepSeek模型的調用服務,很多AI應用公司也離不開DeepSeek的開源基座模型。
開源模型性能的提升,為今年AI智能體的火爆打下基石。簡單來說,與AI聊天機器人只會對話不同,智能體具備任務推理、規劃和執行能力,被業內視為AI落地的關鍵方向之一。“人的角色會變成智能體的指揮官,管理很多智能體。”周鴻祎說。
AI Coding(編程)幾乎是今年以來最為火熱的智能體垂直方向。周鴻祎表示,以Cursor為代表的軟件,并不是簡單地給大模型“套個殼”。實際上,上下文工程、提示詞工程等工程化能力在其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他認為,智能體的發展方向應當是走向專業化,要結合不同行業、不同業務領域建立獨特特長。如果追求通用性,最終不可避免地會與大模型產生重疊和競爭。“只有做專業垂直的智能體,才能形成自己的技術壁壘”。
對于智能體“顛覆性”前景的看好,也讓周鴻祎今年6月初語出驚人地說:“準備干掉360整個市場部。”雖然這句話有為發布360“納米AI超級搜索智能體”進行預熱的成分,但周鴻祎此次受訪時稱,他已要求市場部員工能夠運用各種智能體來提升工作效率,“未來不會運用智能體的人員,都會被淘汰”。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楊柳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