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的用戶故事:
某智能硬件企業近幾年高速發展,工廠持續擴張中。看到同行遭遇勒索事件,導致研發與銷售數據泄露,直接危及存亡,企業高層對網絡安全非常重視。
基于已有的一些基礎安全設備,CIO梳理了一份安全建設規劃,在匯報時卻屢被挑戰:撥了預算,人才要多久到位?加購平臺和設備,能保證都用起來嗎?能保障業務穩定運轉、不出事嗎?
CIO有苦難言:設備要部署、人員要培養、流程要打磨……安全運營建設需要長周期,業務保護卻等不起,世間安得兩全法?

一、從防得住邁向管得清:如何兼顧業務保護與體系化建設
網絡安全行業等保合規的時代已經過去,當前大部分企業已經度過安全建設的「必備階段」——設備部署。
然而,隨著生成式AI的應用,攻擊手段也早已“顛覆傳統”,新型威脅、變種病毒、7*24小時無差別攻擊成為當前企業安全防護的重大挑戰。企業為了應對威脅采購的不同設備,此刻卻成了一座座“數據孤島”,讓真正的威脅淹沒在海量的告警中。
基于這種現狀,很多企業開始考慮自建安全運營體系。然而這種建設模式需要長周期、高成本的投入,才能實現組織技術、流程、人的體系化機制完善。
高速發展中的成長型企業,亟需一種更先進、更有效、更靈活的安全建設模式,保障業務連續性和核心數據不外泄,實現安全效果指標化、可預期。

二、跨越傳統建設困境:7*24小時守護,平穩邁向體系化
面對同樣的情況,3年內擴張8地研發中心的某新能源車企選擇與深信服安全托管合作,短時間內搭建起一套7*24小時專業規范的安全運營流程。云地協同的形式,不僅保障本地團隊的能力持續提升,更穩打穩扎地推進了企業安全運營的體系化建設。

2025年初銀狐勒索病毒肆虐時,云端專家為該車企檢測出某主機存在疑似銀狐的惡意軟件,第一時間遏制并查殺,將一次惡性勒索事件扼殺在“搖籃”中,避免了嚴重經濟損失。
為什么安全托管能夠超越傳統模式,成為一種更先進、更有效的安全建設模式?
究其根本,安全托管正在以7*24小時專家守護、高投產比和成果可視的優勢,跨越傳統安全建設困境。
01 人才無憂:AI大模型+高階安全專家,7*24小時云端守護
不需要花大量時間精力去招聘、培養、管理安全專家,通過安全托管,集結豐富實戰攻防經驗的安全運營專家,無需培訓,部署即上崗,并依托AI大模型賦能的安全運營中心,7*24小時全天候全流程真守護,大大節省了人員成本投入。

02 投入可控:一套方案直接購買效果,設備組件+AI工具+運營平臺+專家團隊
區別傳統“買設備+買運維+買服務”的建設模式,安全托管一套方案即可直接購買安全效果,全訂閱式交付,部署時間快,適配高速發展、快速擴張中的企業,讓安全防護跑在黑客攻擊之前,讓安全響應跑在業務損失之前。

03效果可視:實時獲取處置進度,關鍵指標合同保障
深信服安全托管敢把托管關鍵指標寫進合同簽署,重大事件30分鐘內響應,60分鐘內遏制,威脅檢測準確率99%,事件閉環率100%。

敢承諾的自信來源于強大的「智安飛輪」。國內率先發布的安全大模型、實戰經驗豐富的專家和安全托管7年5500多家用戶的實戰數據,形成“雪球效應”,持續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效果。

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隨時隨地查看事件處置進度,通過電腦端大屏實時跟蹤當前安全整體態勢,定時查看日報、周報、月報、年報,安全效果可量化,安全成果全可視。

在業務發展的關鍵期,企業的每一分投入都需要“精打細算”。安全托管的核心價值,正是將頂尖的安全能力和高階專家轉化為靈活、可訂閱的資源,隨需獲取,幫助企業實現效果、效率、成本的三重破局,助力企業安全運營的體系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