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江湖的風云變幻中,紅果短劇以其迅猛的發展勢頭,成為了今年的一大黑馬。據Questmobile最新數據顯示,紅果短劇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逼近1.99億,與老牌視頻平臺優酷的差距微乎其微,僅剩55萬余用戶之差。
回望短劇初現江湖之時,質疑聲與輕視如影隨形,被冠以“LOW”的標簽。然而,不過短短兩年光景,字節旗下的這位“土兒子”紅果,卻幾乎要撼動阿里19年培育的“養子”優酷的地位。這一轉變,不禁讓人深思:短劇從粗獷起步到逐漸逼近長視頻的精良制作,對互聯網行業究竟意味著什么?
紅果對優酷的超越,宛如拼多多超越京東的翻版,是大眾化對小眾化的勝利號角。這一勝利,不僅彰顯了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本質——規模至上,更預示著視頻領域內“劣幣驅逐良幣”的新篇章正在上演,互聯網行業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在互聯網的世界里,規模與大眾化才是王道。知乎與小紅書、寺庫與拼多多的對比,便是最好的例證。知乎早期定位高端知識市場,內容深度與知識密度極高,卻難以觸及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市值至今未能超越上市前的融資額。而小紅書,以姐妹們的云逛街吐槽大會為起點,輕松贏得了海量用戶的青睞,市值飆升。
同樣,寺庫以二手奢侈品寄賣起家,鎖定了中國1.2億“中產階級以上”消費人群,卻最終陷入業務停擺的困境。反觀拼多多,以農村大集的形象深入人心,年活躍買家數已逼近中國網購用戶總量的天花板,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巴巴。
紅果短劇的崛起,正是對這一商業模式的深刻踐行。優酷等長視頻平臺,依賴自制精品劇集與購買版權吸引用戶,再以會員與廣告變現。這一模式周期長、成本高、回報不穩定。而紅果短劇,則采用了“保底+廣告分賬”的創新模式,將風險轉嫁給上游制作方,再以免費內容吸引用戶,通過廣告與生態反哺實現盈利。
這一模式,與抖音、今日頭條如出一轍,都是將內容創作者、用戶與廣告主三方納入同一算法體系,用免費內容培養用戶習慣,再將用戶注意力轉化為廣告收入。紅果短劇,也由此從傳統的影視行業脫穎而出,成為一家純粹的互聯網企業,一切以流量為核心。
在中國網民學歷結構呈現金字塔型分布的背景下,紅果短劇選擇了內容通俗化,以最小的成本講述最小、最爽的故事,快速呈現給觀眾。這一策略,不僅滿足了最大受眾范圍的需求,更打破了長視頻平臺在精良制作上的桎梏。
在互聯網行業步入深水區的今天,看似格局已定的市場,卻頻頻被打破。DeepSeek引領AI大模型崛起、閃購帶動即時零售、紅果短劇挑戰長視頻霸主地位,這些新興勢力,都是行業高增長時代結束后,細分賽道崛起的代表。
DeepSeek通過APP形態,讓更多人參與AI大模型的應用;閃購利用外賣履約能力,優化現有資源,實現萬物到家;紅果短劇則以其通俗化的內容與創新的商業模式,贏得了用戶的喜愛。它們共同詮釋了互聯網行業在基礎設施之上的進化能力,不斷創造新需求,滿足人類對未來的想象。
紅果短劇的成功,不僅在于其純粹的互聯網思維與創新的商業模式,更在于它回歸用戶、打破桎梏的勇氣。在互聯網江湖中,只有不斷適應市場變化、滿足用戶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正如短劇的崛起,不僅改變了視頻行業的格局,更滲透到了全行業。從小米的高性能手機到河南開封的武俠城,從高端市場到大眾消費,短劇的理念正在被廣泛應用。在這個充分自由的市場中,科技爆炸將創造新的模式,新的需求將不斷涌現。卷,或許在所難免,但另辟蹊徑、尋找新的增長點,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