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領域,智能體(Agent)的概念如同一股強勁的風暴,不僅吸引了眾多老牌企業的關注,也讓新興勢力紛紛涌入。7月22日,零一萬物公司在推出其全新品牌All intoB后,隨即揭曉了首款企業級智能體以及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2.0版本,標志著公司在智能體賽道的又一重要布局。
曾幾何時,Manus作為智能體的代表,一度在市場上引發狂熱追捧,甚至出現了“一碼難求”的盛況。然而,僅僅四個月后,圍繞Manus的輿論風向卻急轉直下,市場對其前景產生了諸多質疑。對此,零一萬物CEO李開復表示,盡管智能體的概念已經火了至少半年,但其在企業中的實際價值卻常被低估和誤解。
回顧過去的六個月,智能體一詞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然而,真正能夠脫穎而出的產品卻寥寥無幾。Manus所經歷的戲劇性變化,無疑為整個智能體賽道提供了一個縮影。在這場涉及技術、資本和市場的激烈博弈中,誰能巧妙平衡創新、商業化和用戶需求,誰就將在這場競賽中占據先機。
智能體的概念并非空穴來風。早在30多年前,蘋果公司就曾描繪過一種理想的用戶體驗:用戶無需直接操作電腦或手機,也不必依賴各種App,只需告訴智能體自己的需求,智能體便能自動拆解任務,通過打開App、使用瀏覽器等方式,幫助用戶達成目標。這種“委托式用戶體驗”在當時被視為一種革命性的設想。
李開復在7月22日的媒體交流會上,以自己在蘋果的經歷為例,生動詮釋了智能體的概念。他指出,當前的智能體正處于推理智能體階段,能夠利用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規劃復雜任務,并調用多種工具來完成。他特別強調,萬智2.0的企業級智能體不僅能在公司內部跨部門、跨組織地串聯各種工具,還能跑通公司的數據庫、知識庫,以及ERP、CRM等行業數據庫,形成任務交付的閉環。
在商業價值方面,李開復多次強調企業端的重要性。他認為,盡管像Manus和ChatGPT Agent這樣的智能體在消費者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和炫酷的功能演示,但其真正的商業價值最大化還是在企業端。因為對于企業而言,智能體能夠完成任務、創造結果,并直接交付給用戶或企業,從而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
然而,并非所有同行都放棄了面向消費者的市場。楓清科技在宣布其個人專屬智能體Fabarta開啟測試時表示,這款基于大語言模型與本地知識庫技術打造的專屬個人AI助手,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智能化的問答檢索、長文寫作、數據分析、專業翻譯等功能。盡管楓清科技此前更多強調其在B端的應用,但此次推出的個人專屬智能體也反映了其在C端市場的探索。
智能體市場的潛力不容小覷。據Morgan Stanley研報預測,目前Agentic AI的市場規模已達到520億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長至1020億美元。面對這一巨大市場,零一萬物采取了“CEO一把手工程”的驅動模式,由李開復親自牽頭,與龍頭企業共同制定企業頂層AI戰略,并交付貼合企業業務需求的大模型解決方案。
除了零一萬物外,百度也在智能體領域持續發力。今年4月下旬,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發布了通用超級智能體“心響”App等產品,覆蓋了知識解析、旅游規劃、學習辦公等多個場景中的任務類型。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也在積極布局智能體領域,如字節跳動的扣子空間、阿里的WebSailor網絡智能體,以及特斯拉創始人Elon Musk發布的Grok 4等。
盡管智能體在B端的應用落地需要時間,不會像C端應用那樣迅速破圈,但李彥宏對智能體的前景充滿信心。他認為,智能體是他最看好的AI原生應用發展方向,其潛力堪比PC時代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