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燃油車主在加油站遭遇了“燃油寶”這一新奇產品的推銷。據稱,這種神秘添加劑不僅能有效清除汽車內部的積碳,還能顯著提升燃油效率,讓車輛尾氣排放更加環保。更有甚者,宣傳中聲稱使用“燃油寶”后,一箱油能跑出相當于一箱半油的續航里程,這樣的說法究竟是否站得住腳呢?
為了揭開“燃油寶”的真實面紗,我們請教了行業內的專家。北京石油學會專家、中石化成品油應用與汽服產品開發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揚指出,“燃油寶”的核心成分主要包括聚醚胺、聚異丁烯胺和曼尼希堿,其中在國內最為常用的是前兩種。根據功能不同,市面上的“燃油寶”主要分為清洗型和保潔型兩類。保潔型產品主要用于保持發動機內部清潔,防止積碳生成;而清洗型則具有更強的清潔能力,能有效清除已存在的積碳。
專家進一步解釋,“燃油寶”通過清理發動機進氣閥和噴油嘴上的積碳,使得燃油燃燒更加充分,從而提升燃油效率,保持發動機的最佳狀態。同時,其中的抗磨劑還能減少發動機摩擦,進一步提升動力和燃油經濟性,并降低尾氣中有害物質的排放,使汽車更加環保。然而,對于網絡上流傳的“燃油寶”能節油50%的說法,專家表示這并無科學依據。
天津大學先進內燃動力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劉海峰也對此進行了說明。他強調,網絡上所謂的50%節油效果,實際上是在極端條件下得出的結論。比如,當發動機積碳非常嚴重,幾乎接近無法正常運轉的狀態時,加入“燃油寶”進行深度清潔,確實有可能讓發動機恢復到接近出廠時的狀態,從而實現顯著的節能效果。但在日常使用中,發動機很少會處于如此極端的狀態。
據專家分析,“燃油寶”作為一種添加劑,其實際的節油效果通常在2%~4%之間,遠未達到網絡上所宣傳的夸張程度。因此,消費者在選擇“燃油寶”時,應保持理性,避免被夸大其詞的宣傳所誤導。
專家還提醒消費者,目前市場上的“燃油添加劑”種類繁多,價格和質量也參差不齊。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抽檢結果,不合格品牌占比高達29%,部分產品甚至可能因成分不明而對發動機造成損害。因此,在選擇“燃油添加劑”時,消費者應仔細查看產品是否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以確保其質量和安全性。
面對琳瑯滿目的“燃油添加劑”市場,消費者應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呢?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前應仔細了解產品的成分、功效以及是否經過權威機構的認證和檢測。同時,也可以參考其他消費者的使用經驗和評價,以便做出更加理性的購買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