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在一季度良好開局的基礎上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5.7%,基本保持穩定,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5%。前5個月,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52萬戶,較上年底增加了8000多戶,規上制造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5.4%。
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方面,謝少鋒提到,創新應用成果加速落地,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陸兩棲滅火飛機AG600,獲頒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與生產許可證。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和數據集落地運營,開源550多萬條訓練數據,加快在多領域下應用,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的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
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更加壯大。上半年,全國共登記技術合同近41萬件,成交額超過3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推進,截至6月底,建成了33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241家中試平臺納入重點培育庫。
據謝少鋒介紹,當前人工智能賦能作用持續加強,我國培育并開源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在電子、原材料、消費品等行業應用,形成一批新模式新業態。AI手機、AI電腦、AI眼鏡等人工智能終端已超百款,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他還提到,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新確定了26個試點城市,開展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新支持35個試點城市,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在電子信息、電力裝備、輕工、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行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持續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國家層面綠色工廠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超過20%,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行業治理取得積極進展,17家整車企業作出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的承諾,鋼鐵、水泥行業企業效益有所改善,光伏行業總體技術水平穩步提升。
謝少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全力保障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以市場化思維、法治化理念加強行業治理、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不斷提升工業經濟運行質效,為鞏固宏觀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高質量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