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制造業大省,廣東機器人+場景應用需求豐富,工業機器人發展優勢突出,同時,也在著力推動機器人在養老、教育等民生服務領域的推廣應用。7月15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5年“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案例(第一批)名單,共48個案例入選。
名單公布通知顯示,為加快機器人推廣應用,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了“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征集工作,經單位申報、地市推薦、專家評審、公示等程序,遴選出48個“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案例。
南都·灣財社此前報道,6月25日,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產品與服務發布會(惠州專場)暨惠州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舉行。會上發布了2025年廣東省首批11個“機器人+”應用場景,涵蓋制造業、農業、林業、建筑、能源、醫療健康、養老服務等11個重點領域。
此次發布的“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案例名單同樣按照應用領域進行了劃分。其中,“機器人+制造業”案例數最多,有18個案例,細分領域包括汽車制造(6個)、智能家電制造(4個)、新能源制造(2個)以及航空制造、消費電子制造、元器件制造、其他制造等。
在汽車制造領域,6個案例中有4個來自廣州企業,包括廣州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另兩個案例分別來自深圳(深圳市南科佳安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和東莞(冠佳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企業。
智能家電制造領域案例則以佛山企業居多,包括庫卡機器人(廣東)有限公司、佛山市順德區凱碩精密模具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順威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另一個案例來自位于中山市的廣東恒鑫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除“機器人+制造業”領域案例外,本次發布的首批名單還包括農業/林業、建筑、能源、商貿物流、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教育、安全應急等共計8個“機器人+”大類應用場景,細分領域合計達20個。
廣東工業機器人發展優勢突出的同時,當前也在大力推動服務機器人推廣應用。其中“機器人+醫療健康/養老服務”由于貼近人們的生活而備受關注。此次發布名單中,“機器人+醫療健康/養老服務”細分領域主要涉及康復機器人和輔助手術機器人。
案例分別為來自力之醫療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的“機器人輔助下肢康復與訓練”、來自深圳市邁步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外骨骼機器人多場景應用(老年人骨骼康復/兒童骨骼康復/戶外跋涉)”,以及來自廣州市微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眼科手術機器人在眼底外科臨床的應用”。
南都·灣財社記者獲悉,今年前5個月,廣東省工業機器人產量12.47萬套,同比增長33%,服務機器人產量416.98萬套,同比增長8.2%,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梯隊。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裝備工業處一級調研員梁晚祥表示,將持續定期遴選發布“機器人+”典型場景和案例,形成一大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整合職能部門的作用,推動機器人的普及應用,提高企業的生產服務效能和人民生活品質。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徐勁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