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中期業績報告中,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多家企業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據統計,包括海立股份、金麒麟、繼峰股份、西菱動力、神通科技等在內的近30家A股汽車零部件生產商紛紛宣布其半年度業績預計將實現顯著增長。
這一波業績增長背后,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強勁拉動和出口業務的顯著增長無疑是兩大核心驅動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696.8萬輛,同比增長41.4%;銷量則達到693.7萬輛,同比增長40.3%。
以海立股份為例,得益于其核心零部件主業的優勢,產品銷售同比提升,加之汽車零部件主業的全球運營效率提升,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在3050萬元至3600萬元之間,同比增長高達625.83%至756.71%。同樣,主營剎車片業務的金麒麟也表現出色,預計上半年盈利1.06億元,同比增長222.36%,這主要得益于公司模具周期管理機制的改善和訂單交付能力的提升。
繼峰股份在汽車座椅市場的深耕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公司預計上半年盈利將在1.5億元至1.8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82.25%至238.70%。西菱動力則憑借渦輪增壓器的銷售增長,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500萬元至5700萬元,同比增長126.54%至134.78%。
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強勁增長也為零部件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紅利。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總量達到308.3萬輛,同比增長10.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06萬輛,同比增長75.2%。這種出口業務的增長趨勢在多家企業的業績預告中得到了體現,成為業績預增的關鍵因素之一。
通達電氣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預增86.06%至135.21%,公司在業績預告中表示,這主要得益于下游市場尤其是出口業務的持續向好。同樣,金固股份憑借其阿凡達低碳車輪業務的海外拓展,上半年預計凈利潤不低于3000萬元,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隨著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發展趨勢的不斷深入,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也在加速轉型升級。多家國際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如采埃孚集團,正在與中國企業開展密切合作,共同推動關鍵技術的轉化和應用。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多家產業鏈企業近期也頻頻接到大額訂單。例如,天成自控全資子公司武漢天成收到了國內頭部汽車企業的乘用車座椅總成項目定點通知,項目預計生命周期總金額為8.28億元。繼峰股份全資子公司也獲得了某頭部主機廠的座椅總成項目定點,項目生命周期總金額為13億元。
長華集團和模塑科技同樣收獲了大額訂單。長華集團收到國內新能源車企的定點開發通知書,定點產品主要為關鍵金屬結構件,預計生命周期總銷售金額約9.7億元。模塑科技全資子公司墨西哥名華則接到了北美知名電動車企的外飾件產品項目定點,預計總銷售額為12.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