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企業自主創新與市場需求共同激發了中國高科技產業的蓬勃活力。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能、5G通信、高端制造及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這些突破不僅催生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型支柱產業,還推動了中國經濟向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貢獻了強大力量。
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化,科技創新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核心戰場,全球秩序和發展格局因此發生深刻變化。近日,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揭曉了2025年度中國創新與突破50強企業榜單,彰顯了中國高科技企業品牌建設的強勁勢頭。這些企業憑借含金量十足的商品、服務和技術,成功融入全球價值鏈,從跟隨者躍升為引領者,在全球科技創新版圖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該榜單基于GYBrand發布的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名單整理而成,評估標準不僅考慮市值或營收規模,更綜合了品牌業績、品牌強度、品牌貢獻及可持續性等多個維度。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選企業未涵蓋港澳臺地區。
榜單前十名匯聚了計算機、汽車、機械、電子等多個行業的領軍企業。這些品牌不僅在本領域內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模式,還引領著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例如,大疆在無人機領域的創新技術已成為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標桿。華為則憑借全面智能化戰略,連續四年蟬聯GYBrand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榜首,品牌價值高達7775.58億元。2024年,華為發布的原生鴻蒙操作系統標志著中國在操作系統領域的重大突破,Mate 70芯片的100%國產化更是宣告了華為在芯片封鎖上的全面突破。
比亞迪以3500.61億元的品牌價值穩居榜單第二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顛覆了行業對安全性的認知,CTB車身一體化技術正重塑全球高端汽車的發展格局。比亞迪在電池技術賽道上形成了刀片電池、鈉離子電池、磷酸鐵鋰技術的“三箭齊發”矩陣,從電池供應商轉變為全球新能源生態構建者,技術創新成為其品牌價值增長的關鍵。
從地區分布來看,廣東憑借完善的產業鏈、優越的政策環境和活躍的創新氛圍,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和創新資源,共有14家企業入選榜單,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高地。北京和上海分別以8家和6家企業上榜,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其余上榜企業遍布山東、湖南、浙江、江蘇等多個地區,展現出中國各地科技創新的協同發展和百花齊放態勢。
在行業分布上,計算機與電子、汽車行業占據顯著位置。電子行業中的華為、??低暋⒕〇|方等企業,在通信設備、安防、顯示面板等領域不斷創新;汽車行業中的比亞迪、吉利集團等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智能駕駛等方面持續突破。國防軍工與工程機械等行業也展現出強勁的創新實力,中國船舶集團、中航沈飛、三一重工等企業上榜,彰顯了中國在高端裝備制造和國防科技領域的創新成就。
GYBrand首席分析師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和政策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支持,中國品牌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出海機遇。然而,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中國企業仍需面對諸多挑戰。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重新審視品牌建設策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品牌,成為中國企業實現品牌價值可持續增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