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汽車領域傳來一項重要變動:蔚來汽車與江淮汽車的合資企業——江來先進制造技術(安徽)有限公司,因決議解散而步入注銷流程,公告期限覆蓋6月10日至7月24日。這一消息的披露,不僅標志著雙方四年合作歷程的終結,也激發了業界對蔚來汽車戰略轉型及合作模式演變的深度探討。
回顧過往,蔚來汽車近年來的戰略布局調整顯著,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步便是2023年斥資31.6億元收購江淮汽車兩座工廠的生產設備及資產。此舉不僅為蔚來贏得了寶貴的獨立造車資質,更標志著其品牌獨立性與生產自主性的大幅提升。自此,蔚來車型尾標告別了“江淮汽車”的標識,這一變化象征著品牌發展的新階段。
然而,蔚來汽車在財務表現上卻面臨持續挑戰。據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達到120.35億元,同比增幅為21.5%,但環比卻下降了38.9%。同時,凈虧損高達67.5億元,毛利率雖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達到7.6%,但相較于上一季度卻下降了4.1個百分點。尤為引人注目的是,蔚來在該季度的股東權益已轉為負值,流動負債超過了流動資產。歷史財報數據顯示,蔚來累計虧損額已突破千億元大關。
在車輛交付方面,蔚來2025年一季度總交付量為42094輛,其中蔚來品牌新車交付約2.73萬輛,樂道品牌新車交付約1.48萬輛。然而,高昂的費用支出依然是蔚來面臨的一大難題。一季度內,公司研發費用高達31.8億元,營銷費用更是達到了44億元。
面對財務壓力,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在安徽合肥的智能工廠表示,蔚來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600億元。他強調,蔚來作為全球唯一在三地上市的汽車公司,其財報中研發投入被計入當期費用,虧損情況透明,資產負債表清晰。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蔚來汽車依然堅持其技術創新路線,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力,尋求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