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一場關于中國汽車設計未來的深度對話悄然拉開序幕。2025吉利汽車創新設計營正式啟幕,吸引了設計界泰斗柳冠中、何人可、山田敦彥等重量級人物的參與,他們與一群滿懷激情的年輕設計師們面對面交流,共同探索中國汽車設計的嶄新路徑。
此次設計營不僅是一次設計靈感的碰撞,更是一次設計教育的革新嘗試。吉利的設計師們將自身在全球熱銷車型設計中的實戰經驗帶到課堂,與高校學子們的創意火花相融合,實現了“以賽促教、以賽促產”的實戰教學模式。這種將產業前沿經驗提前注入人才培養的做法,無疑為中國汽車設計行業的人才培養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強調:“造車是馬拉松,人才是基石?!痹谠O計營中,年輕設計師們得以在校園階段就深入接觸產業實戰邏輯,中國汽車設計的“人才基石”正在這一過程中被逐步夯實。而大師與Z世代的碰撞,更是為設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基因重組”。柳冠中、何人可、山田敦彥等導師帶來的不僅是專業知識,更是一種頂層設計的思維方式,這種代際間的交流碰撞,或將催生中國汽車設計領域最需要的創新突變。
吉利近年來在汽車設計領域的動作頻頻,透露出其爭奪全球汽車設計話語權的戰略意圖。從提出“設計即戰略”等理論框架,到連續發布《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研究白皮書》,吉利正努力構建一套植根本土、輻射全球的設計體系。這種努力不僅體現在對東方美學符號的提煉和轉譯上,更體現在吉利試圖用獨特的美學語言參與全球對話,將中國汽車設計提升至文化競爭的層面。
在智能電動時代,人才生態的競爭已成為產業變革的關鍵。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提出的“人才森林”理論,揭示了這一時代的競爭本質。在同期舉辦的圓桌論壇上,AI技術對汽車設計人才培養的影響成為熱議話題。當AI能夠快速生成設計方案時,人類設計師的核心價值被重新定義。對文化的深刻理解、對情感的精準把握以及對未來的大膽想象,這些無法被算法替代的能力,正是吉利設計營所致力于培養的。
吉利將“三潭印月”“三進大宅”等文化符號融入汽車設計中,不僅展現了其超越產品本身的野心,更體現了其將東方哲學植入全球汽車審美基因的嘗試。設計營中的年輕設計師們,或許還未意識到自己正站在一場宏大敘事的關鍵節點上。他們的創意和想法,將決定中國汽車能否從“工藝追隨者”轉變為“美學定義者”,從而在全球汽車設計領域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