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公司,這家在家電領域享有盛譽的企業,最近將其創新之手伸向了農業領域,推出了一項令人矚目的垂直農場項目。在英國林肯郡,一座占地26英畝的玻璃溫室成為了這一高科技農業的試驗田。
這座溫室內部,122.5萬株草莓苗在智能系統的精心照料下茁壯成長。巨大的輪架,每個重達500公斤,承載著成排的草莓苗緩緩旋轉,確保每一株作物都能享受到最佳的光照條件。這種設計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還使得草莓的生長環境得到了極大的優化。
在溫室內,紫外線機器人沿著苗床巡檢,利用特定光譜殺滅葉面霉菌,而投放機器人則精準地釋放益蟲,以生物防治的方式剿滅蚜蟲等有害生物。這一系列的智能化操作,使得草莓的生長過程更加綠色、健康。
當草莓成熟時,16臺機械臂以毫米級的精度進行采摘,確保了草莓的完整與新鮮。據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透露,這座農場單月的草莓采收量已經達到了20萬顆。這一成果不僅展示了戴森在制造技術上的深厚功底,也體現了其在農業領域的創新實力。
戴森將他的農業理念概括為“種植如同制造”。他認為,農業同樣需要追求效率、品質與風味的優化,以及土地的高效利用。在他的推動下,戴森垂直農場采用了高達5米、長達24米的種植輪架,這一裝置被工程師羅伯·凱爾稱為“戴森史上最大機械裝置”。
除了空間集約化外,戴森垂直農場還采用了厭氧消化器等創新技術。谷物發酵產生的電力用于驅動渦輪機,余熱則為溫室供暖,而副產品沼渣則作為有機肥料回歸田地。這一循環經濟的模式,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還減少了環境污染。
760米長的玻璃屋頂收集雨水用于灌溉,使得農場的年產能達到了1250噸。在種植過程中,農場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光,僅在必要時使用人工光源進行補充。這種本土化生產的模式,不僅降低了能耗,還減少了長途運輸帶來的碳排放。
戴森強調:“可持續農業、糧食安全與生態保護關乎國民健康與經濟命脈。農業與科技的雙向革命勢在必行,而高效智慧農業正是未來的關鍵所在。我們致力于引領這場變革,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戴森草莓已經在英國的瑪莎百貨及本土農貿店上架銷售,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歡迎。這一創新項目不僅為戴森公司開辟了新的業務領域,也為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