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的日常維護與保養中,四輪定位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服務項目。許多車主在行駛三五萬公里后,或是在更換新輪胎時,常被4S店建議進行這一項目,費用往往在兩三百元左右。店家通常會以延長輪胎使用壽命為理由推薦此服務。然而,事實上,四輪定位并非一項需要定期執行的任務,而是僅在車輛出現特定問題時才需考慮。在沒有明顯異常的情況下進行四輪定位,有時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因為即使數據原本正確,技師也可能會進行微調,反而導致定位數據偏離最佳狀態。
那么,哪些情況下我們才真正需要進行四輪定位呢?首先,當方向盤出現歪斜時是一個重要的信號。這里需要區分的是,方向盤歪斜與車輛跑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正常情況下,車輛直線行駛時,方向盤應處于水平位置。如果方向盤與水平面形成一個夾角,即稱為方向盤歪斜。雖然方向盤歪斜并不影響駕駛安全,但許多車主會覺得別扭,尤其是大幅轉動方向盤后,難以判斷車輪是否處于正直狀態。此時,通過四輪定位調整方向機橫拉桿的長度,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另一個需要做四輪定位的情況是輪胎異常磨損,即所謂的“吃胎”。當輪胎的一側磨損速度明顯快于另一側時,就意味著可能存在定位問題。例如,一條輪胎的內側磨損接近極限,而外側的花紋仍然很深,這就是典型的吃胎現象。吃胎不僅縮短了輪胎的使用壽命,還可能影響車輛的直線行駛性能,導致跑偏。吃胎和跑偏往往同時存在,因此車主在感受到車輛跑偏時,也應檢查輪胎的磨損情況。
當車輛在高速行駛或經過不平路面時,如果出現明顯的顛簸、搖晃或震動加劇,也可能是車輪定位參數發生變化所致。這種情況下,懸掛系統的受力會變得不均勻,從而影響車輛的行駛穩定性。還有一種表現是方向盤不能自動回正。例如,在掉頭時,方向盤需要大幅度轉動,掉頭完成后,正常情況下方向盤應能自動回正。如果不能自動回正,很可能是定位數據不準確造成的。這不僅會給駕駛帶來困擾,還會增加駕駛員的疲勞感。
四輪定位并非一項常規保養項目,而是針對特定問題進行的維修服務。車主在遇到方向盤歪斜、輪胎異常磨損、行駛穩定性下降或方向盤不能自動回正等問題時,才應考慮進行四輪定位。通過專業的調整,可以確保車輛恢復到最佳狀態,提升駕駛體驗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