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智源大會上,字節跳動Seed圖像和視頻生成業務的負責人黃偉林表達了對行業前景的樂觀態度。他預計,今年頭部視頻生成產品的年化收入(ARR)將達到1億美元,并在明年有可能增長至5至10億美元。
然而,就在一年前,視頻生成模型如Sora在國內的市場前景并不被看好。高昂的成本、收益的不確定性,使得這一領域成為了眾多公司難以涉足的禁地。據報道,字節跳動前視覺技術負責人王長虎在創立愛詩科技時,甚至遭遇了金沙江創投朱嘯虎的勸阻,認為大模型在中國沒有發展機會。
2024年9月,視頻生成模型海螺AI在快手和字節跳動的競爭壓力下發布,同樣面臨市場的質疑。就連百度這樣的行業巨頭,也在第三季度總監會上對視頻模型的前景持悲觀態度,認為Sora類的視頻生成投入周期長,可能在未來10到20年內都無法獲得業務收益。
投資界的看法同樣悲觀,有投資人曾放棄投資王長虎的項目,認為視頻模型的ROI(投資回報率)在短時間內無法轉正,初創公司可能會像語言模型領域一樣,最終被2到3家大廠淘汰。事實上,2024年國內不少視頻初創企業都陷入了融資困境,找不到產品市場契合點(PMF)。例如,曾獲得紅點中國和藍馳創投投資的AI視頻初創公司鹿影科技,最終在年底被收購。
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愛詩科技等公司的流水表現卻讓這些投資人改變了看法。有投資人向《智能涌現》表示,自己當初的判斷是錯誤的:“視頻模型不賺錢,這是投資人的集體誤判。”
中國AI視頻企業的成功,離不開賽道、市場和營銷策略的綜合作用。在賽道方面,盡管視頻生成技術相較于語言模型更為初期,但消費者的包容性卻更強。視頻創作是一個審美多元化的市場,每個視頻模型都有其獨特的消費者群體。例如,快手的可靈AI擅長生成美食和吃播相關的鏡頭,這與快手平臺上豐富的吃播視頻資源密切相關。
市場方面,出海已經成為AI行業的共識,尤其是歐美市場,用戶付費能力強,對新產品的接受度高。海螺AI在國內上線訂閱收費制度受到創作者抵制,但在海外卻獲得了國內六倍的用戶量以及千萬美元的ARR。國內視頻模型在海外市場的“性價比”優勢也值得關注。由于資金和算力有限,國內AI視頻初創公司在成本優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這使得他們的出海產品具備了價格優勢。
營銷策略方面,TikTok、YouTube等視頻社交媒體在AI視頻公司的增長策略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愛詩科技的PixVerse模型增長加速的重要節點,是毒液特效在TikTok、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的曝光量超過億次。同樣,Pika的“捏捏”特效、海螺AI的“半貓”也是帶動增長的關鍵因素。
根據a16z發布的排行榜,2025年1月,海螺AI的用戶訪問量排名超過了OpenAI的Sora和快手的可靈AI。這意味著視頻生成賽道并不像語言模型那樣被寡頭壟斷,格局尚未確定,創業公司仍有機會。然而,隨著入場紅利期的逐漸消退,現有視頻模型公司的壓力也將遞增。王長虎曾表示,如果初創公司在第一階段發展中沒有獲得足夠的資金、用戶、團隊和技術積累,接下來的競賽可能會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
一位AI投資人證實了這一點,她認為即便視頻生成領域的格局未定,但新入局者很難再獲得投資?!俺怯泄灸艹蔀橄馜eepSeek一樣的黑馬?!彼赋?,視頻公司能獲得的融資數額遠少于語言模型領域,隨著時間的推移,初創企業的資源劣勢將愈發明顯。因此,當前在牌桌上的AI視頻創業公司需要加快自我造血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