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近日迎來了兩大亮點地塊的首次亮相——“真如翠谷”與備受矚目的“真如之心”。后者坐落于昔日銅川路水產市場的舊址,被譽為真如副中心建設版圖的“終極碎片”,目前其城市設計方案征集工作已圓滿落幕。
隨著“真如之心”地塊即將步入市場,真如副中心的一項關鍵基礎設施——H型地下公共車行通道的建設步伐也隨之加快。這條被譽為“地下動脈”的通道,將貫穿副中心核心區的17個開發地塊,連接約1.5萬個地下停車位,構成真如副中心智慧立體交通網絡的重要一環。
H型地下通道的建設旨在減輕地面交通負擔。早在規劃初期,真如副中心便前瞻性地設計了地下空間立體交通網絡,旨在打造一個全天候、無障礙、高度智能化的綜合交通系統。這一網絡不僅包含常規的地面交通,還為副中心核心區的各樓宇提供了全新的全地下通行路徑,預計能顯著緩解地面交通壓力,并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同時促進區域內商業體的雙向客流。
據真如副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核心區的地下空間多為三層結構:地下一層與二層通常為商業街、下沉式廣場,部分還與軌道交通站點相接,形成地下慢行系統;而二層局部與三層則設為停車庫。H型地下通道主要連接二層地庫,像紐帶般串聯起各商辦街區的地下車庫,實現地下與地面交通資源的互補與共享。
H型地下通道以曹楊路為中軸,采用雙向四車道設計,東西兩側共連接17個地塊,提供約1.5萬個地下停車位,設有4個進口和5個出口,總長達4.9公里。通道全面建成后,將實現包括星光耀、高·尚領域、天匯廣場等多個辦公項目,以及上海真如環宇城MAX、山姆會員商店等商業項目的全地下互聯互通,未來還將納入“真如之心”地塊。
去年12月,H型地下通道的關鍵工程——過曹楊路節點北線頂管順利貫通,為整個通道的全面開放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該節點工程是上海近距離穿越地鐵隧道的超大斷面頂管工程之一,施工團隊采取了嚴密的技術保障措施,并特別改造了頂管機刀盤,確保了地鐵11號線的安全運行,順利實現頂管穿越。
目前,H型地下通道的整體建設進度已達75%,預計今年年底前將實現除“真如之心”地塊外所有路段結構的貫通。項目團隊已啟動地下通道先行開通段的整體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并計劃在地面出入口設置智能停車誘導標識和電子指示牌,實時顯示地下交通狀況及鄰近車庫空余車位,依托“城市大腦”實時優化交通流量分布。
H型地下通道不僅連接了各個地下車庫,更激活了城市的發展活力。當前,海納工程院、菲爾茲數學科學研究院等科研機構積極布局未來產業;中海中心雙子塔、創新里等產業平臺持續釋放動能;上海真如環宇城MAX、山姆會員商店等多業態融合的消費生態,激活了區域商業引擎;而真如綠廊則編織起生態網絡,串聯起城市的多元功能。立體交通網絡為真如副中心“一核兩心、縱橫雙軸,一廊一環”的發展藍圖提供了堅實基礎,一幅壯麗的城市發展畫卷正緩緩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