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牛津大學刷新量子操控精度,670萬次操作近乎零失誤

   時間:2025-07-02 13:41:58 來源:知新了了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在量子科技領域,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再次展現了其卓越的研究實力,他們成功刷新了量子操控精度的世界紀錄。這項突破性進展是通過利用微波技術精確操控離子實現的,結果顯示,在驚人的670萬次操作中,僅發生了一次錯誤。

具體來說,科學家們通過微波信號對鈣離子進行操控,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量子邏輯門錯誤率——僅為0.000015%。這一數字意味著,在數百萬次的操作中,量子邏輯門的錯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展現了極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這項成就不僅令人矚目,更對量子計算機的未來發展具有深遠影響。量子計算機的小型化和成本降低一直是科研人員追求的目標,而此次牛津大學的突破,無疑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重要支持。通過顯著降低量子邏輯門的錯誤率,科學家們能夠減少糾錯所需的基礎設施,從而降低量子計算機的制造成本和體積。

牛津大學的戴維·盧卡斯教授作為論文的合著者,對此表示高度認可。他認為,這是全球范圍內有記錄以來精度最高的量子比特操作,是構建實用量子計算機的重要里程碑。盧卡斯教授還指出,這一突破將推動量子計算技術在解決現實世界問題方面的應用。

與此同時,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莫莉·史密斯,一位牛津大學物理系的研究生,也分享了她的看法。她表示,這項工作通過大幅降低錯誤發生的概率,為未來量子計算機變得更小、更快、更高效開辟了道路。史密斯還強調,精確操控量子比特不僅對于量子計算具有重要意義,還將對其他量子技術如原子鐘和量子傳感器產生積極影響。

此次突破的實現得益于微波技術的運用。與傳統的激光控制方法相比,微波控制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更低的成本。電子控制更容易集成到離子阱芯片中,從而簡化了量子計算機的構造過程。實驗過程中,科學家們在室溫下且無需磁屏蔽的條件下進行了操作,進一步降低了技術要求。

盡管這一突破標志著量子計算領域的一個重要進展,但科學家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這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量子計算的實現需要單量子比特門和雙量子比特門的協同工作,而目前雙量子比特門的錯誤率仍然較高。因此,降低雙量子比特門的錯誤率仍然是科研人員面臨的重要挑戰。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筠连县| 沂源县| 班玛县| 浏阳市| 清涧县| 陆川县| 拉孜县| 小金县| 古浪县| 于都县| 嘉祥县| 永平县| 石河子市| 鸡东县| 茂名市| 北宁市| 天水市| 盐边县| 临西县| 彭泽县| 黄冈市| 陇西县| 沙雅县| 全椒县| 虹口区| 华阴市| 新巴尔虎左旗| 昌宁县| 法库县| 澳门| 同江市| 蒙城县| 青州市| 平邑县| 黄梅县| 山东| 汉寿县| 通山县| 巩留县| 新绛县|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