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盡管號稱“全球首款Agentic AI(代理)硬件”,TicNote在卡片錄音機的形態、功能、使用方式等方面,都幾乎與另一款已有產品、支持112種語言的Plaud Note不謀而合。
出品
作者|徐珍
編輯|董雨晴
中國版OpenAI的故事,猝不及防地完成了一次大轉彎。
6月25日,港股AIGC第一股出門問問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推出“全球首款Agentic AI(代理AI)硬件”——智能錄音產品TicNote。在此之前的4月17日,這款產品已搶先于海外市場亮相。
從2022年掀起的大模型浪潮中,出門問問和它的創始人李志飛一度站在風口浪尖、被視為集合了技術儲備/前沿眼光等種種要素的種子選手,李志飛曾在谷歌總部任科學家,是圈內公認的AI老炮兒。出門問問也成為了在2023年初率先入局底層大模型研發的明星團隊之一。
但在6月份的發布會現場,李志飛坦言自己的受挫:“大模型就不是我們能玩得起的。”而在接下來,他將帶領出門問問回到自己熟悉的硬件市場里。
關注到,當下TicNote是出門問問淘寶及京東旗艦店中唯一的商品。
講AI原生的故事,做的卻是信息差的生意
根據出門問問官方信息,TicNote集合了120+語言轉寫翻譯、AI總結摘要、思維導圖、AI深度研究思考、AI高清錄音降噪、項目管理多端同步、AI播客、靈感抓取、跨文件搜索等種種功能,還能支持20+小時的錄音續航。
智能功能的實現,得益于TicNote內置了出門問問自研的AI Agent“Shadow AI”;海外發售版中,Shadow AI還接入了GPT-4o、GPT-4o mini、DeepSeekR1等第三方模型。
形態設計方面,不同于當下市場常見的錄音筆、錄音麥、錄音耳機等,TicNote是一款厚度僅有3毫米、銀行卡大小的硬件產品,能夠以磁吸方式吸附在手機上進行使用。這也是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社交媒體平臺可以看到,已經有海外留學生等消費群體入手了這款硬件新品,用于上課記錄等使用場景。
不過,“不常見”并不意味著獨一無二。盡管號稱“全球首款Agentic AI(代理)硬件”,TicNote在卡片錄音機的形態、功能、使用方式等方面,都幾乎與另一款已有產品、支持112種語言的Plaud Note不謀而合。而后者早在2024年4月份就已推出,主要面向海外市場銷售。
甚至TicNote的售價也幾乎持平Plaud Note:TicNote海外版售價159.99美元,國內版TicNote悅享版售價999元、甄選版售價1499元;與之對比,Plaud Note主要在海外市場銷售,定價為159美元。
在國內用戶所不熟悉的市場里,Plaud已證明了卡片式AI錄音機商業機會的成立。據Z Potentials報道,截至2024年11月,Plaud.AI年化收入已達1億美金,公司估值超10億美元。今年5月,PlaudAI創始人許高也曾向《時代》雜志透露稱,彼時已經向全球用戶出貨近70萬設備。可見該類AI硬件變現潛力可觀。
Plaud尚未正式進入大陸市場、卡片式智能錄音機的概念對大部分用戶而言還十分新鮮。從這一角度可以說,TicNote打了一個巧妙的信息差。
在發布會現場,李志飛也并不回避提及Plaud,他講到出門問問“傾向于找市場上驗證過的、相對成熟的硬件形態”,把重心放在AI軟件的開發上,用軟件去競爭。
此外他分享稱,TicNote是一款基于“我們如何把AI的能力嵌入到用戶場景中”的方法論所構建的產品,是一個提供“數字分身”式助理體驗的硬件入口。為了闡明這種產品方法論,李志飛還現場演示了自己用兩天時間,只憑借AI輔助構建出的類飛書軟件。
但在用戶在用腳投票之前,TicNote仍不免陷入與Plaud Note及其類似產品的點對點功能對比與競爭之中,也將直面“如何定義差異化”的問題。
單一的硬件形態創新,并不能形成壁壘。在Plaud Note海外爆火之后,市面上已出現了不少復刻Plaud的產品,比如360也將發布AI智能錄音硬件“納米AINote”,各類白牌產品也不少見。
一位PlaudNote用戶告訴,其對Plaud Note的最大痛點在于這款產品目前無法實現實時轉錄而只能事后轉錄,此外還存在無法兼顧耳機場景錄音的問題。而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TicNote之上。
功能之外,價格的比拼也已上演。
分別從小紅書與淘寶聯絡到兩個白牌卡片AI錄音機商家,兩家產品均報價不到300元。其中一位商家講道,其所出售的產品可以做到“一比一還原Plaud Note”“同一款模具”“智能總結腦圖也沒問題”。
避開大廠射程,出門問問盯上一個小卡片
客觀來說,智能錄音對出門問問而言并不陌生。作為2012年成立、最初致力于成為“中國版Siri”的國內上一代AI創業公司。出門問問早已嘗試過智能錄音的功能產品。
比如其于2020年海外發布的智能手表TicWatch Pro 3就搭載了AI錄音筆功能,稱能夠提供24小時的錄音存儲,結合手機可完成語音轉文字等更多功能。
本次李志飛還于發布會現場透露,TicNote只是第一款產品,未來出門問問還會發布搭載Shadow AI的全新產品系列,包括TicNote Watch、TicNote Pods、TicSports等。這也被視為在巨頭大廠下場、競爭態勢紅熱的AIGC市場中,適合出門問問的破局之法。
據鈦媒體報道,李志飛以無人機、掃地機器人為例,講述了TicNote如今重回硬件賽道的思路:“我覺得需要避開巨頭,只要你到一定程度,在某個領域做到巨頭也搞不過你了,你還是能跟它打,比如無人機、掃地機器人等垂直領域的企業,它就是王者。”
此前,由于在國內遭遇手機大廠競爭等原因,出門問問智能手表等硬件產品主要銷往海外,國內市場則維持配音軟件“魔音工坊”、數字人服務“奇妙元”等AIGC類軟件應用等運營。
如果TicNote銷售樂觀,或將成為出門問問重回國內硬件市場的一道切口。
重押硬件的另一面,則是出門問問在基礎大模型市場的挫敗,李志飛現場講道:“大模型時代,我是第一批站出來說要做大模型的,但后來基本上沒有全身心投入去做這件事,就是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參與。”
他坦陳:“世界上只有少數巨頭能做大模型,坦白講,大模型就不是我們能玩得起的。”
這也反映在了經營成績上。在2023年憑借“序列猴子”貼上自研大模型標簽后,出門問問于此年叩開港交所大門、成為AIGC第一股。
從那之后,盡管AIGC業務營收占比提升、2024年占比56.8%(2.22億元),其整體業績并不樂觀。具體而言, 2024年出門問問營收為3.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08億元同比下降23%;歸母凈利潤虧損約7.22億元,同比減少10.11%。
相較基礎模型研發這場對資金、人才提出全方位要求的消耗戰,Agent概念的興起給了出門問問講出新故事的機會。但市場是否買單,還是個未知數。
如蘇州一位智能硬件行業從業者對講道:“錄音硬件的確是一個大廠很難分出心來‘降維打擊’其他參與者的市場,但問題是單個用戶大概率只會買一個錄音產品。但形態創新之外,目前每一個參與者提供的都是類似服務,我沒看到哪個廠商有‘我有你沒有’的差異優勢。”
注意到,當下國內智能錄音類產品玩家眾多,除了飛利浦、時空壺、科大訊飛、大疆等硬件廠商之外,通義、飛書妙計等軟件服務,也在不斷迭代智能錄音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