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汽車市場掀起了一系列波瀾,從新品發布到企業更名,再到政策調整與外資項目落地,動態頻出。
小米汽車再添新成員,小米YU7在萬眾矚目中上市。6月26日晚,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揭開了這款SUV的神秘面紗,提供多達9種車身顏色及標準版、Pro版、Max版三款配置供消費者選擇。雷軍在發布會上宣布,YU7標準版售價25.35萬元,較特斯拉Model Y低一萬;Pro版定價27.99萬元,較競品便宜3.36萬;而Max版則定價32.99萬元。據小米汽車官方微博透露,新車發布僅3分鐘,大定訂單即突破20萬臺,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小米YU7的火爆銷售,不僅展現了小米在汽車領域的實力,也為同行提供了寶貴的市場策略啟示。盡管眾多車企嘗試模仿雷軍的企業家IP推動銷售,但小米汽車的成功模式難以輕易復制。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集團也迎來了重大變革。6月23日,公司宣布其控股股東“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辰致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并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此次更名旨在明確企業戰略方向,形成“零部件+整車”的平行架構,促進技術輸出與生態構建。這一變化也可能與長安汽車與東風汽車重組計劃的取消有關,為未來可能的央企重組預留空間。
政策層面,廣州市近期放寬了購車限制,實施“久搖不中”申請人直接領取號牌的政策,旨在提振汽車消費。國家發改委也發文指導限購城市針對長期搖號家庭和無車家庭定向增發購車指標,進一步放寬購車限制。
外資品牌也在中國市場加速布局。6月27日,雷克薩斯新能源項目在上海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6年8月竣工,2027年投產,年產能可達10萬輛。這一項目的快速推進,反映出豐田集團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視,以及對中國汽車產業鏈的認可。隨著中國汽車品牌的崛起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雷克薩斯等國際品牌正加速融入中國市場,尋求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