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設計主題沙龍——“山止川行 風禾盡起”,同時拉開了2025搜狐無界美學大賞的序幕。此次活動由搜狐主導,匯聚了搜狐汽車、搜狐家居和搜狐時尚三大領域的力量,共同探討設計與美學的最新趨勢、挑戰與機遇。
活動亮點之一是一場以“AI設計:破立之間”為主題的圓桌論壇,邀請了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博士生導師李彥龍、北京電影學院原副院長孫立軍以及MASHAMA品牌創始人馬莎作為嘉賓,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研究生部主任王選政擔任主持人。
馬莎因嗓音問題開場便表達了歉意,而王選政則以幽默的方式回應,表示未來AI將能解決此類問題。隨后,孫立軍分享了他對AI的深刻見解,他提到自己從2022年開始使用AI,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關于AI繪畫的專著。孫立軍認為,AI在大數據面前展現出的強大能力,讓中國的審美缺失問題變得尤為突出。他強調,AI不僅是工具,更是人類偉大的發明,對高等教育特別是設計、藝術類教育帶來了巨大沖擊。
李彥龍從理工科背景出發,探討了AI在設計領域的角色。他認為AI作為新生事物,既會替代部分工具性工作,也會與設計者形成協作關系。李彥龍指出,AI能瞬間產生大量設計,但選擇權仍在人類手中,這對設計者的決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馬莎則從時裝設計的角度,分享了她對AI的看法。她認為,創意是經驗的總和,通過不斷整合翻新形成新的設計。雖然AI在時裝設計中應用不多,但其高效生成設計的能力對設計師團隊提出了更高要求。馬莎強調,過分強調原創性可能忽視了設計的本質,即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孫立軍進一步探討了AI版權和審美問題。他通過英國國家動畫中心的案例,說明AI時代的版權法需要全新建立。孫立軍認為,AI雖然能高效生成設計,但真正的原創性和想象力仍是人類獨有的。他呼吁教育界面對AI的挑戰,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人文和創新能力。
李彥龍對AI的多樣性表示樂觀態度。他認為,隨著AI技術的發展,設計將變得更加多樣化而非趨同。他提到,AI能模擬各種繪畫效果,讓設計真假難辨,這將推動設計的不斷創新。
在談到AI對教育的影響時,孫立軍表示樂觀。他認為AI能加速學生的創作過程,提高教育質量。他呼吁教育者要與時俱進,更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李彥龍則強調,學生應擁抱AI工具,但不應過度依賴。他建議教育者加速更新自己,以適應AI時代的教學需求。
在圓桌論壇的尾聲,三位嘉賓對設計的社會角色發表了簡潔而深刻的見解。李彥龍認為設計是用更好辦法解決問題的藝術;孫立軍則認為設計改變生活,帶來幸福和快樂;馬莎則強調設計是為人類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王選政在總結時提到,AI作為漢語拼音“愛”的諧音,提醒我們原創設計的終極目的是傳遞愛。他感謝三位嘉賓的精彩分享,并期待未來設計與AI的更多融合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