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Model Y車型成功實現了從工廠到客戶家中的全程無人駕駛交付。這一消息由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在微博上公布,她透露,這次交付過程中,車輛在沒有任何人工干預的情況下,最高時速達到了115公里,成功完成了包括高速公路在內的全部路程。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也在社交媒體上確認了這一成就,他表示,這是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又一里程碑。此舉正值特斯拉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啟動Robotaxi試運營服務之際,該服務一經推出,便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烈追捧,多只與無人駕駛相關的股票單周漲幅超過了30%。
在國內市場,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同樣激烈。近期,曹操出行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并計劃在2026年底推出L4級Robotaxi定制車型。與此同時,哈啰也正式宣布進軍Robotaxi賽道,全球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步伐明顯加快。業內人士指出,2024年成為了驗證Robotaxi商業模式可行性的關鍵時期。
小米創辦人雷軍對特斯拉的這一成就表示了贊賞,他轉發了陶琳的微博并評論稱,特斯拉在很多領域引領了行業趨勢,尤其是全自動駕駛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車的首款SUV車型小米YU7也在近期正式上市,雷軍在發布會上表示,小米YU7將繼續挑戰特斯拉Model Y,虛心學習其成功經驗。
特斯拉此次實現的“全程無人自動駕駛交付”,不僅展示了其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也為Robotaxi服務的商業化運營提供了新的可能。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逐步放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這一領域,試圖在自動駕駛的藍海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自動駕駛領域的商業化進程并非一帆風順。盡管一些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上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仍然面臨著盈利模式不清晰、運營成本高昂等挑戰。以Robotaxi為例,雖然其運營區域正在持續拓展,但發展步伐仍然相對緩慢,部分企業的營收增長也顯得乏力。
不過,隨著更多城市的開放和政策的支持,自動駕駛領域的商業化進程正在逐步加速。北京、深圳等地已經出臺了多項新政策,鼓勵自動駕駛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例如,北京自動駕駛示范區已經發展到了3.0階段,覆蓋了600平方公里的區域,自動駕駛測試車輛數和安全行駛總里程均居全國首位。
一些企業也在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點。例如,如祺出行就在深圳取得了Robotaxi載人示范應用資質,并計劃進一步擴大商業化運營范圍。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支持,如祺出行有信心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業內人士認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商業化進程需要監管部門、整車廠、智能駕駛技術公司和出行服務運營商等多方面的協同發力。只有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改變。